“加推100套珍稀房源!”“再供66套優質房!”近一段時間,在青島的商品房銷售市場上,不時能聽到類似的聲音。一些市民到售樓處選房子時,也常常聽到售樓人員說“第一批房源剩下沒幾套了,要買的話就快下手”。實際上,開發商并沒有將獲得預售許可的房源一次性地推向市場,而是人為控制、分批推出。記者從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獲悉,這類銷售手段已被認定是開發商在捂盤。
市民若遇到這樣的情況可向市房地產交易中心。
可售房源網上可查
近日,本報接到一些市民的反映,個別開發商在銷售新房時,將已經具備預售條件的房源分為一批、二批等,然后分批推向市場。“第一批房源往往是投石探路,賣得好的話,到了第二批房源推出的時候,價格就漲上去了。”有市民說,還有的項目,在網上顯示有不少房源,但到了售樓處一問,自己想購買的房子或者還沒有推出,或者已被內定。“開發商的這種行為,人為地造成了房源緊張的現象。”
記者從青島市房地產交易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健全了全市的商品房網上信息系統,所有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房子,都可在青島網上房地產網站上查到。“凡是取得了預售許可的房子,都必須公開推向市場,如果開發商捂盤,我們將按照有關規定予以查處。”市房地產交易中心有關負責人說,市民遇到這樣的情形,可以向交易中心。
今年新房供應量減少
“今年新房的供應量與往年相比,有所減少。這也是新房比較搶手的一個原因。”據房地產交易中心提供的數據,1-10月份,市內四區商品住房批準預售面積166.47萬平方米,同比減少5.95%;批準套數為16323套,同比減少6.39%。
各類住房批準預售情況分別為:限價商品住房21.61萬平方米,2559套;經濟適用住房11.98萬平方米,1421套;完全市場化的商品住房132.88萬平方米,12343套(兩類政策性住房批準套數占總批準套數的24%)。
在批準預售的商品住房中,戶型結構小于等于90平方米的占總面積的36.40%,90-144平方米的占45.52%,大于144平方米的占18.08%;價位結構小于等于5000元/平方米的占總面積的15.95%,5000-8000元/平方米的占45.65%,大于8000元/平方米的占38.40%。
市房地產交易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網上公示為“可售”狀態的房屋,購房人要求購買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拒絕。對被舉報或的開發企業,一經查實,房地產主管部門將采取凍結該項目樓盤,并在網上予以曝光等措施,對違規企業進行處罰。不過,據記者了解,我市的網上房地產系統運行四年多以來,還鮮有開發商因捂盤而被處罰。
可售房源達6.5萬套
記者昨天從青島網上房地產網站上獲悉,目前全市可售樓盤數量為642個,可售總套數為65733 套,可售總面積為700.93 萬平方米。其中,市內四區可售商品住房123.5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25%,環比減少5.38%;可售套數11778套,同比增長8.08%,環比減少4.68%。
目前可售商品住房結構比例為:戶型結構小于等于90平方米的占31.51%,90-144平方米占44.70%,大于144平方米的占23.79%;價位結構小于等于5000元/平方米的占24.01%,5000-8000元/平方米的占38.19%,大于8000元/平方米的占37.80%。
以現行銷售速度計算,目前可售商品住房銷售周期為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