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退票環節監管缺失 規不規矩全靠自律
回顧整個事件,消費者通過票代購買一張機票,至少要涉及垂直搜索引擎平臺(酷訊網)、第三方支付平臺(酷訊網與快錢、支付寶合作設立的賬戶)、票代(京東機票網)、航空公司四方。而引發惡意退票的諸多漏洞,就隱藏在消費者支付款項后,現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動之中(如圖)。那么,到底是哪些環節、存在怎樣的漏洞,給票代惡意退票提供了機會?帶著這一問題,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1
■第三方支付環節
現狀:機票出票就可打款漏洞:無法保證賬款安全
我們先看看消費者購票的現金流動過程。消費者在垂直搜索引擎上找到時間、價格合適的機票后,通過垂直搜索引擎向機票代理商發起購票申請;在支付機票款項后,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款項進行鎖定;爾后,機票代理商向航空公司發起購票申請并支付費用,航空公司收到申請與票款后出票;垂直搜索引擎平臺監管出票過程正常,確認出票真實(可通過中航信系統驗證真偽),便通知第三方支付平臺將消費者支付的機票款項解凍,支付給機票代理商。至此,購買機票的流程結束。
在上述過程中,最讓人大惑不解的是,為什么不能等乘客完成飛行旅程之后,再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把票款支付給票代?如果這樣,何來票代惡意退票?
>>業內說法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以支付寶為例,其“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是這樣操作的:先由買家將貨款打到支付寶賬戶,由支付寶向賣家通知發貨,買家收到商品并確認后,指令支付寶將貨款打給賣家,一筆網絡交易宣告完成。但是,坐飛機卻是有別于一般網購的一種消費過程,在“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的“貨到付款”條件中,機票出票就等于貨到了——按照垂直搜索引擎與票代的協議,當出票正常時,第三方賬戶內的機票款就會被實時打給票代。
酷訊網機票業務負責人李超、去哪兒網機票總監丘暉都告訴記者,這種協議其實是行業內約定俗成的,因為票代面臨著沉重的資金鏈壓力!凹词故翘詫毬眯衅脚_,也做不到將支付寶里的機票款拖到乘客完成飛行再付給票代,這是票代行業的特殊性決定的!眲怕米稍兛偨浝砦洪L仁表示。
2
■退票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