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過中關村的朋友可能都會有這種經歷:還沒進入市場,就有許多陌生人上前搭訕,非常熱情的主動帶你去某個所謂的“大展廳”,注意:這樣的人就是中關村的“導購”——說白了就是拉客的!他們的話顯然是不可信,因為他們的任務僅僅就是把外圍的客人帶到指定的地方,剩下的事情就跟他們無關了。所以大家出發(fā)去村里之前,最好先在網上確認幾家信譽比較好的商家,直接過去,另外,至少準備2-3家候選商家,并且不要在同一個賣場里,提前電話詢價,對各家的報價,和優(yōu)惠做到心里有數。
不管是外圍還是賣場里面的導購,為了達到把客戶帶上樓的目的,都會采取很多的手段,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像“展廳里樣機很多,可以方便試機”、“公司規(guī)模很大,環(huán)境也很好”、“展廳里現在正在搞促銷活動,價格還會很便宜”等等,都是他們比較常用的借口。
雖然在各大賣場的入口、樓梯口、電梯里都有關于“導購”的警示牌,提醒消費者不要上當受騙。但是作為顧客,大家一定要對于這些“導購”,需要有一定得分辨能力,具體的辦法就是:可以隨便跟對方聊一聊產品相關得東西,試探一下他們是否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因為正規(guī)的銷售人員肯定會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如果對方一問三不知,那這個時候,明智的選擇當然還是自己先逛逛再說了。
進入賣場或者電話詢價的時候,當你問了幾家的價格之后都會發(fā)現,總會有幾家報價特別低,同樣的型號能比別人便宜好幾百,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就是中關村里經銷商比較流行的做法——報低價。很多賣場里經銷商為了能夠留住客戶,往往采取這種“報低價”的手段,通常的報價都非常低,有的甚至比正常的進貨價還低,目的就是為了讓客戶覺得他的東西很便宜,從而可以坐下來往下談。很多人覺得商家一開始的報價只會“虛高”,而在中關村,這種“虛低”報價的現象卻是非常普遍。
不光是真正的駐店銷售,前面提到的“導購”也經常會使用報低價的手段,目的當然只是為了能夠吸引住客戶,作為買家,人人都想買到更便宜的東西,這也是人之常情,而商家正是利用了顧客的這種愛貪小便宜的心理——沒有什么比一個超級低價更加吸引人的。其實,商家當然不會以這個低價賣給客戶相機的,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讓顧客覺得他們的售價很低,這樣就可以有繼續(xù)往下談的機會,然后就想辦法忽悠你購買他的各種套裝,利潤其實就在那些套裝的小零件里面了,如果碰到較真的客戶,一般都會說這個價格是不帶發(fā)票的,如果要發(fā)票就必須再加錢等等,這樣都打發(fā)不掉的客戶,那就干脆說沒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