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轉型”,是中關村里的一句行話,顧名思義,就是從一款相機轉到另一款相機。商家前期所作的大量工作就是為了最后的“成功轉型”。簡單的來講,在通過一定的交談之后,銷售人員會給你推薦一款(或幾款)其它型號的相機,然后從功能、價格等等方面進行對比,逐漸的否定顧客之前原本看好的機型,想方設法讓顧客接受他所推薦的機型(從你熟悉并且做過功課的機型轉到一個完全沒聽說過的機型上去,你就會對價格完全不了解),一旦取得顧客的信任,最后成交,但是這個時候的成交價格往往比正常的市場價格高出一大截。
之前這種在中關村被“黑”的案例,媒體也有過一些報道,網上也都有類似的曝光,從這些案例來看,過程上大同小異,基本都是掉進了JS的“轉型”陷阱。誠然,能夠成功忽悠你“轉型”的JS都是一些經驗老到、專業知識也非常豐富的銷售人員,面對這種明顯的信息不對稱的局面,普通的消費者應該如何應付呢?
首先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當然前提是對自己選擇的數碼相機,不管是性能還是價格都有過一定的了解,符合自己實際的需求。相信并且堅持自己的選擇,可能對方推薦的機型的確是比自己選擇的更好,但這個時候也不要輕易的出手,因為銷售人員極力推薦購買的產品對于他來講,肯定是有更大的利益空間的,而消費者由于之前并未有針對性的了解過這款產品的市場價格,所以很容易上當,如果對方聲稱缺貨,那么選擇下一個備選商家即可,不必再跟他廢話。
在家選的好好的機型,但是一到市場就聽到經銷商說這款機器如何不好,光有什么毛病等全面的負面報道,三言兩語就把你說的已經在思想上打了退堂鼓。難道說這款機器真的這么差,拍照片真的不如其他品牌,其實這都是經銷商給你造成的錯覺,實際上現在數碼相機無論是單反還是DC同質化現象都很嚴重,同價位同類型的相機性能差別都不會太大,成像質量也大多在伯仲之間,不會有那種只拍一張就能看出很離譜的差距的產品出現。
“轉型”可以說是經銷商應用最為廣泛的一個手段,不僅僅在數碼相機領域,在其他產品線同樣不斷的上演著“轉型”的鬧劇,所以對付“轉型”最好的方法就是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看好的機器不要猶豫,到那詢過價直接購買走人,這樣的消費者往往是經銷商最難對付的。但是在堅持自己意見這一點上我想能夠堅持做到是真的不容易,因為在經銷商的“好言相勸”下,誰的耳根都會變軟,而軟的結果就是你把自己的RMB拱手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