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耐克”、“彪馬”……一些家庭作坊啥國際名牌都可以做出來。近日,記者暗訪膠州膠萊鎮加工衣服的家庭小作坊發現 ,這些假名牌批發價格很低 ,到市場上后身價雖然翻了幾番但很暢銷。據小作坊老板稱,“傍名牌”是他們小作坊的潛規則,這些家庭作坊大都是根據客戶帶來的樣品模仿加工。而記者采訪時也看到 ,這些小作坊所使用的布料隨意堆放,衛生條件非常差 ,這樣的劣質材料做成的衣服特別是貼身衣物 ,很容易對人體皮膚有害。
■反映
穿上“名牌”衣服皮膚過敏
“從市場上給孩子買了身名牌衣服,穿上后皮膚上竟出現小紅點。”近日,讀者李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 96663反映了此事。
“當時大意了,沒有洗就給孩子穿上了。”李先生說,大牌子的衣服怎么能出現這樣的問題?他詢問了解到,他買的所謂的“阿迪達斯”的運動服很可能是小作坊生產的假名牌。
5月9日晚上,記者來到人民路的夜市采訪,看到很多商販在這里賣衣服,“你們這些衣服是從哪里批發的啊?”“是從廣東和溫州那里批發的 。”一名攤販說,衣服都是從南方大市場批發的,之所以賣得這么便宜,是因為有一家賣品牌服裝的店倒閉,他們是從那些地方批發回來的。
“不是南方市場批發的,膠州膠萊鎮小作坊就有做品牌服裝的。”知情人陳女士說,她之前搞過服裝批發,一些大品牌的服裝根本不是從南方進貨,而是在膠州定做的,批發價也不高,在市場上很暢銷。
■暗訪
“彪馬”運動裝堆得滿地是
5月12日上午,記者首先來到了膠萊鎮中心大街西側一家農戶里,見到記者一名男子快速跟了過來,“你們要干嘛?有事嗎?”男子緊張地問道。記者稱是朋友介紹來批發衣服的,男子才放松下來。
“你們要什么樣的?帶沒帶樣本,我沒有現貨。”這名男子說著將記者帶進了生產車間。記者看到,這個車間只有一間平房,大約100平方米,里面有七八臺縫紉機,十幾名女工正在緊張地干活。
車間的地上散落著大量成品衣服,記者隨即拿起一些衣服來查看,發現衣服上全都印著“彪馬”的標志。“就做這類衣服嗎?”記者問道,“這些是給北京一個客戶加工的,他們帶來的樣本,我們就照著做,再說了名牌現在好賣,很多消費者就認名牌。”這名男子說。
而暗訪中,這位男子向記者透露,他干這行已經4年多了。“以前做這行的人少,現在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大。”男子表示,“我們這里沒有現貨,你帶樣本來我們給你模仿著做,沒有樣本我們一般不做。”隨后,記者表示沒帶樣本就離開了。
“只要有樣品,我們就能做”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幾家類似的家庭作坊,也都沒有自己品牌的衣服,主要是模仿各類名牌衣服。據一家作坊的老板寧先生介紹,他們這些加工點都模仿名牌,“我們沒有自己的樣式,你們要加工的話,最好帶著樣品來,我們保證做出與樣品一模一樣的仿品來。”寧先生表示。
“只要你有樣品,我們保證給你做出來。”采訪時,另外一家家庭作坊的老板向記者夸口說 ,“別看我們的裁縫不起眼,他們可都是‘大牌’。”這位老板介紹說,他們的裁縫個個都是模仿高手。“每件衣服都在10元到30元之間,如果量大的話,價格還可以更低一些。”這位老板說。
■調查
假阿迪批發30元零售價過百
記者調查了解到,批發價為十幾元到三十幾元的“名牌”,到市場上的售價都要翻幾番。
長袖“阿迪”批發價30元
記者來到了膠萊鎮中心大街采訪時了解到,膠萊鎮有至少幾十個家庭作坊。“隨意打聽一下就能找到一家。”采訪時,一名居民告訴記者。記者在其指引下來到了另外一家小作坊,這家作坊規模比前一家大一些。記者走進這家作坊后看到,工人們正在加工T恤。說明來意后,一名女子接待了記者。
據她介紹,他們所加工的 T 恤都是情侶裝,“雖然不是國際大品牌,但也是牌子貨。”女子告訴記者,他們有名牌運動裝的存貨,隨即將記者帶到另外一個農家院里,推開院子的門,只見各個房間里都堆著很多布料,其中一個房間里堆積著很多成品衣服。“這些是仿‘阿迪’的 ,這些是仿‘匡威’的 ,這些衣服都是我們做的 ,在市場上很好賣。”女子拿起一沓衣服說。
“這件衣服批發價是多少?”記者拿起一件長袖仿“阿迪”運動裝詢問,“30元錢一件 ,還能再便宜點,這樣的衣服在市場上賣七八十元錢很好賣,質量做工絕對靠得住。”該女子說。
隨后,記者看到,不論是標著“阿迪”還是“匡威”的衣服僅僅只是樣式不同,布料卻是一樣的。
進入市場身價倍漲
采訪時,據作坊老板介紹,他們的貨物主要是銷往一些批發市場,而且都是大批量銷售。“最少也要三四百件,我們才發貨,不然我們不發。”一位姓逄的女老板向記者說。
“華陽路附近有人從膠州進貨,這些衣服就很便宜。”知情人說 ,記者根據知情人的介紹來到了華陽路附近進行調查。在一家銷售運動裝的店里,記者看到,墻上掛著各式各樣的運動裝,其中有很多都是“阿迪”、“耐克”、“彪馬”。據售貨員介紹,這些衣服都是仿品,雖然是仿品但做工挺精細。記者隨即拿起一件“阿迪”外套詢問價錢,“反季銷售120元。”老板說。而記者看了一下,這樣的衣服在家庭作坊批發價只有30元錢。
此外,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批發價只有30元的情侶裝在市場上也賣到五六十元錢,一些批發價只有十幾元的衣服,要到幾十元。
“這些名牌衣服很暢銷,賣得挺好。”采訪時,一家商鋪的老板介紹。
■原因
有市場,假名牌才泛濫
“這些名牌衣服很暢銷,賣得很好,而且現在仿得越來越好,很受一些消費水平比較低,但又追求品牌的市民青睞。”采訪時,一家商鋪的老板告訴記者。
5月11日晚,記者在人民路附近的夜市上看到,不少小攤販開著車在夜市上銷售衣服,記者注意到不少攤販銷售的衣服就是假名牌,由于價錢便宜很受來來往往顧客的歡迎,“我就喜歡花小錢買高檔衣服。”一位正在挑衣服的男子告訴記者,這些貼著名牌的衣服一看就知道是“山寨”貨,但是他也十分喜歡,因為穿在身上感覺自己比較“有面子”,“阿迪的運動褲才賣幾十元元,想想能是真的嗎?”市民孫先生說,很多消費者購買這些衣服的動機很明確,就是想花很少的錢買所謂的高檔衣服,這就像是買盜版音像制品一樣,可以花低價看到售價很高的大片。
“假名牌泛濫說到底就是有市場,顧客和賣假冒名牌的是‘兩情相悅’。”采訪中從事十多年服裝批發生意的張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假名牌之所以泛濫,就是有市場,一件假冒的名牌衣服幾十元甚至十幾元就可以搞定,制造售賣假冒衣服的商販和消費者都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文/圖 本報記者
■律師
假冒注冊商標可追究刑責
12日下午,記者就此采訪了山東方恒律師事務所張寶清律師,張律師介紹,商標是商品的標志,商標一經注冊即受法律保護,其所有人對商標享有獨占使用的權利,未經其許可,他人不得在同種商品上擅自使用。根據《刑法》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單處罰金。
■提醒新衣服買回來最好清洗再穿
記者在暗訪中發現這些小作坊加工名牌的衣服環境非常臟,布料上面布滿了灰塵,暗訪中加工點老板稱他們對這些布料也不清洗。小加工點加工所用的布料很多都是劣質布料,很難保障市民的健康。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有些衣服上面還有刺激性氣味,“買衣服最好到指定正規專賣點買衣服,這樣質量有所保障。”從事十多年品牌衣服的張女士說。
5月12日,記者就此咨詢了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室的王吉先主任,他告訴記者,有些劣質衣服中含有化學物質,有些可能含有甲醛或者別的有害物質,如果這些化學成分超標就會刺激皮膚,引起皮膚過敏,出現小紅點,甚至還可以出現哮喘等疾病,“新衣服買回家一定要清洗后再穿。”王主任告訴記者,如果用劣質材料做成的衣服很可能含有甲醛,或者可能含有有害的顆粒和吸附物,尤其是內衣如果不清洗會對皮膚有害,市民最好清洗后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