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 (記者 陳瓊) 尾貨市場有了行業標準,日前,商務部出臺了最新的尾貨市場行業標準,明年7月1日起將在全國實施。
“尾貨是積壓滯銷產品而非殘次品,尾貨市場應與正貨市場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在新出臺的尾貨市場行業標準中,商務部不僅明確了尾貨的概念,還對尾貨的質量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尾貨在銷售之前必須要進行質量審核準入制度,必須要注明商品產地、生產企業和商戶名稱。出口轉內銷形成的尾貨,銷售市場要統一加中文標識和說明。標準還對尾貨市場的經營環境、設備設施、經營管理提出了相應要求。
去年年初,國內首家服裝尾貨市場天蘭天尾貨市場開業三個月,創下了營業額近20億元、日均客流達2.8萬人次的紀錄,這也引得眾多商家進軍尾貨市場爭食 “蛋糕”,不到兩年的時間,北京的專業尾貨市場已有近十家。即使在金融海嘯的壓力下,北京今年底還有兩家大型尾貨市場即將開業。
與此同時,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國內大部分服裝出口企業受阻,受此影響,大量外貿尾貨產品將涌入內銷市場。北京工商大學貿易經濟系主任洪濤教授認為,由于定牌加工的品牌服裝出現減單狀況,使服裝尾貨的源頭存量可能增加了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