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盧博林 通訊員 王權)12月23日下午,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對今年三、四季度流通領域服裝、進口服裝質量檢測情況進行通報。檢測結果顯示,在抽查的131個批次中,有52個批次不合格,進口服裝合格率僅為40%,產品涉及十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大名鼎鼎的ARMANI、杰尼亞、FENDI等服裝品牌被檢出pH值等安全指標不合格。
進口服裝合格率較低
據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工商局于今年三、四季度委托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品檢測技術中心對我市流通領域的服裝開展了兩次質量監測,監測結果顯示,進口服裝合格率遠低于國產服裝,不合格服裝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甲醛含量與pH值超標、色牢度不合格和標識混亂。
不合格服裝危及健康
據專家介紹,甲醛含量與pH值均屬安全性指標,不合格會對人體產生隱性的累積傷害,含甲醛的服裝會引發呼吸道炎癥和皮膚炎癥,服裝pH值超標會破壞皮膚表面的細菌平衡,引起皮膚過敏等各種疾病。而色牢度差的服裝,受摩擦或遇水、遇汗后染料脫落,接觸皮膚會引起過敏等不良反應,損傷人體免疫力。
據介紹,產品標識是產品質量的組成部分之一,國家標準對標識標注作了強制性規定。本次監測中,標識不合格是服裝存在的一大普遍性問題,尤其是進口服裝,主要表現為號型規格標識不規范,未按規定使用耐久性標識,產品名稱不規范,纖維成分標識不合格等。還有個別商品對生產或銷售企業的名稱地址、依據標準、合格證等均未標識。說明部分經銷企業對標簽標識不重視,對有關標準也不夠了解,個別不法商家甚至有意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
工商部門將加大監管力度
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本次監測不合格的服裝,該局已要求各經銷企業立即停止銷售,進行整改。同時,依法開展后續清查行動,對經銷不合格服裝的經銷商進行處理,將不合格產品清理出市場。此外,市工商局還將繼續對服裝進行監測,并增加抽檢批次,加強對不合格經銷企業的監管力度,打擊劣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