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概念在美容院中十分流行
調查發現,大多美容院均開設中醫養生項目,但管理缺失、人員培訓混亂、吹噓療效等現象普遍存在
美容院灰色地帶大起底:“中醫養生”實則無證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凌雪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朱元斌 實習生 羅力彥 陳曉豐(除署名外)
自去年7月推出第一期美容院行業調查、并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后,信息時報第二期美容院行業調查自今年7月中旬開始,多位記者兵分多路,深入廣州大大小小68家美容院進行調查。
“八九年前,美容院開展割眼袋、隆鼻等醫療項目的現象非常普遍。隨著監管的加強,這類現象得到了很好的管制;而最近幾年,美容院又冒出了新的‘灰色地帶’,那就是中醫養生。”業內人士王小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總結了目前美容院行業存在的最普遍問題。
信息時報調查結果顯示,廣州逾八成美容院都開設有中醫養生項目,而逾六成受訪消費者則曾投訴或質疑過中醫養生美容,整個行業存在行政管理缺失、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培訓制度混亂、吹噓養生療效等問題。
調查
超八成美容院開展“中醫養生”
近日,讀者李小姐來信稱,“現在滿大街的美容院都推出了刮痧、撥火罐、經絡按摩等中醫項目,我在小區美容院也開了一張刮痧的卡,但接受服務時卻發現,美容師根本不懂中醫。”
事實上,這一情況在美容院行業并不少見。根據信息時報的調查數據,13%的美容院直接以美容養生館命名或以養生美容為招牌,逾八成美容院開展各式各樣的中醫養生項目,10%的美容院雖然未列出中醫養生項目,但在服務過程中均有操作或提及與中醫養生有關的內容。
在綜合型美容連鎖機構中,中醫養生項目平均占其全部項目的50%以上。比如在佐登妮絲美容連鎖機構,其提供的服務項目中就有刮痧、經絡推拿、內分泌調節、滑罐等與中醫養生有關的項目;在彭春梅美容連鎖機構,也有刮痧、理療等項目,相關人員在顧客咨詢過程中也會使用“疏通經絡”、“經絡堵塞”、“脈絡”等與中醫養生有關的字眼。
而在一些強調纖體、豐胸的功效型美容機構亦如此,最典型的案例是信息時報連續多次曝光的秀域古法減肥,其“古法”之意除了用拔火罐進行減肥外,還包括中醫SPA、肩周理療、關節炎理療等中醫養生項目。
本報調查組還發現,主打天然豐胸的伊貝絲豐胸機構,在其操作過程中也有疏通經絡、按摩點穴等內容;而打著“港式纖體”旗號的瑪花纖體,在其纖體過程中也有拔火罐。
業界透露
“中醫美容”泛濫糾紛不斷
業內人士王小姐告訴記者,美容院是個跟風非常厲害的行業,“美容院開展亞健康治療項目是從近五六年開始的,并很快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于是很多美容院都跟風推出了刮痧、滑罐等所謂亞健康治療項目。一個美容師背誦一些經絡穴位的知識,就可幫顧客進行操作,還把美容院的這些項目吹捧得能醫百病,這種混亂的現象越來越泛濫了。”
由于現代人注重中醫養生,因此目前大大小小的美容院都有“中醫療程”,并成為美容院經營的“灰色地帶”。隨著這股“中醫風”越刮越猛,近年來關于這方面的消費糾紛和質疑也相應增多。
秀域在青島、上海等地就頻頻遭遇“調查門”,青島衛生監督局的執法人員直接指出,秀域的7項“經典保健項目”中,就有中醫SPA、肩周理療、關節炎理療3項是無資質經營,而其他幾項也是打醫學機構的“擦邊球”。上海秀域曾有數家門店因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聘用無醫療資質人員提供針灸治療服務,而被相關衛生部門立案查處。
雖然暫時未拿到廣州近年來關于美容院中醫養生項目所引發的消費糾紛的具體情況,不過據相關資料,近兩年僅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就受理了63起由不規范的中醫養生保健行為所引發的各類糾紛,如侵權損害賠償糾紛、服務合同糾紛等。相關部門指出,最大的問題在于中醫“按摩”、“理療”等字樣幾乎“人盡可用”,美容院、洗浴會所甚至許多發廊,都打著相關旗號招攬生意。
問題1
美容院大多不掛執照回避“經營范圍”問題
在秀域等美容院頻頻出現消費糾紛、行政調查之時,“美容院開展中醫養生項目是否合法”成為消費者最關心的焦點。
據了解,2005年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曾聯合發出禁令,非醫療機構不得使用“中醫”二字開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醫療活動。而記者曾到多家美容院,包括秀域、佐登妮絲、彭春梅、伊貝絲等進行暗訪發現,這些美容院均未出示醫療機構相關證件,當記者詢問其開展中醫養生項目是否有資格證時,咨詢人員大都含糊其辭。
美容院多不掛工商執照
記者經過暗訪發現,“不掛經營執照”幾乎成了美容院行業的“潛規則”。
陳女士是從事美容院工作多年的老資格美容顧問,她告訴記者,雖然工商要求美容院在辦理工商執照后須將相關證件進行亮證亮牌經營,但很多美容院都會以門面面積不夠、影響裝修風格等為由不掛證經營,只有工商來查的時候才會掛出來。信息時報調查組在佐登妮絲、彭春梅、伊貝絲、秀域等店面內也未看到這些證件。當記者要求查看時,大多數美容院都稱記者需確定在該店消費后才可查看有關證件。
為何商家如此忌諱掛出工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呢?陳女士揭秘稱,最主要原因是回避“經營范圍”的問題,“現在很多美容院尤其是一些減肥機構,經常會讓顧客購買一些宣稱有助于減肥和美容的食品,這就要看該減肥機構的營業執照中是否有食品一項。因為國家對食品銷售的監管更嚴格,很多美容院都是在沒有此項內容的情況下銷售減肥食品。”
“鉆空子”開展針炙項目
此外,業內人士還告訴記者,針灸雖然屬于中醫養生項目的一種,但國家衛生部已明文規定,針灸一定要在取得醫療機構證書的機構才可實施。針對這一規定,美容院也有法子可以規避。
業內人士郭女士向記者透露,一是一些不具備醫療機構資格的美容院會請醫生“走穴”,“接到單后就請中醫師過來操作”;二是一些連鎖機構為了開展針灸項目,會針對某家店申請醫療機構資格,“但某家店有醫療機構證書,并不代表每一家店都有,不少連鎖機構會鉆這樣的空子。”一行業協會負責人稱,針灸屬于中醫治療的范疇,需要經過系統的中醫理論和技法的學習,并經過資格考試,取得專業醫師的證書才可進行,“如果進針淺,就達不到效果;而進針太深或位置不對,則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
問題2
速成班簡單培訓幾天“中醫養生師”匆匆上崗
除了超范圍經營外,很多美容院的從業人員素質更是令人擔憂。信息時報調查組發現,美容院操作中醫養生項目的人員呈現出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的狀態,而國家對于中醫養生操作人員的資格和培訓也暫時處于無規范、無標準階段。
培訓幾天就上崗拔火罐
記者調查廣州多家美容院發現,為客人進行“中醫養生療法”的基本都是美容師,鮮有專業中醫學背景。而當記者詢問美容師是否有中醫養生方面的資格證書時,美容院工作人員大多很詫異,表示不知道那是什么證書。
天河區一家美容院的美容師小吳稱,她原來一直是在做臉部保養,“去年中醫項目很火,顧客特別多,我們人手不夠,我被派到本部去培訓了一個星期,然后就開始幫客人做拔火罐了。”業內人士林清(化名)透露,很多美容院都是跟風匆匆推出中醫養生項目,一般是請一個具有中醫背景的人到店里培訓員工,讓員工在3~5天內掌握所謂的經絡、穴位、脈等中醫理論,然后定期進行考試,員工自然就會出口都是中醫術語了。
記者就從業人員資格證問題到美容院進行相關調查時,佐登妮絲、彭春梅等美容機構都宣稱自己的員工經過專業培訓,但當記者追問是否有資格證書或在哪里培訓時,他們都稱是“自家企業的培訓機構”。伊貝絲則含糊其辭稱,“我們的員工都是比較專業的,有些有證,有些還沒有。”
不對癥下藥反而會傷害身體
那么,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人進行中醫養生項目會有哪些風險?魚美人減肥中心廣州分公司總經理杜景貴指出,刮痧、撥火罐等中醫項目必須是由接受過中醫專業知識培訓的人才能操作,“這些項目看似簡單,但要分清肝火、肺火等不同癥狀,進行不同穴位及經絡的操作。如果沒有對癥下藥,不但不能緩解消費者的某些癥狀,反而會加重。”
某美容公司負責人吳先生告訴記者,不少美容院只給美容師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培訓,就上崗為消費者操作一些中醫知識要求嚴格的項目,“事實上,很多項目只是在炒作概念,效果也只停留在舒緩與放松層面,從產品、亞健康診斷到人員操作技術等方面,都沒有達到預防亞健康養生的目的,甚至可能既達不到保健作用,反而對身體造成傷害。比如,在某些情況下,消費者是不能進行刮痧或足底按摩等項目的,但很多美容師根本就不懂這些知識。這些美容院不具備養生美容的資格,卻憑借低收費等手段打破市場的秩序。”
中醫技法“速成班”走紅
據了解,借助中醫養生行業的紅火,一些中醫技法速成班也在市場上流行起來,紛紛打出“10天成為中醫美容師”、“20天教你通經走穴”的宣傳口號。
而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副秘書長、西安養生文化研究會會長、四維養生培訓學校校長常海滄告訴記者,要從事中醫養生項目的人員,至少需經過3個月的系統培訓,而對于能根據人體狀況提供咨詢意見的調理師,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問題3
中醫養生被神化甚至聲稱能治百病
信息時報調查組還發現,在進行中醫養生項目的推銷過程中,不少美容院都會通過說顧客全身是“病”、吹噓中醫養生療效等來達到商業目的。
讀者王瑩向記者描述她在一家美容院做體驗的經歷,“我在小區美容院體驗了一個背部開穴舒緩的項目,美容師一邊做一邊告訴我,說她是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用中醫的手法,刺激背部相應經絡穴位,調理五臟六腑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舒緩經絡的效果。在按摩過程中,美容師不斷指出我的身體隱患,比如全身經絡不通、膀胱經堵塞嚴重、體內毒素堆積等等,說得我真的全身是病一樣,然后一直游說我開更多的療程。”
那么,到底美容院里的“中醫養生項目”有沒有宣傳的那么神奇呢?業內專家告訴記者,美容師通過簡單按摩就能告知顧客身體健康狀況,這純屬無稽之談。因為中醫的“望聞問切”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中醫醫師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從觀察病人的皮膚顏色、身體外貌變化等來確定病因,“單憑按一下穴位,就說這里不通那里不好,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只能說是他們為了商業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手段。按摩也是如此,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資質的美容師,只是學了一些穴位和按摩手法,是不可能檢查出病人有沒有系統性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