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齊琳實習記者蘇玲)延期一年半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雖贏得了消費者、終端制造企業、渠道商的一致歡迎,但由于“收舊”成本過高,許多拆解企業面臨賠本境遇。對此,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李薇薇在近日召開的“家電以舊換新地方商務廳討論會”上建議,家電以舊換新“收舊價格”標準的制定應考慮各方面成本,商務部商貿服務司司長邸建凱則表示,新增以舊換新省市要兼顧消費者、回收企業和拆解企業利益。
家電以舊換新主要分“選擇網點-信息錄入-購買新品-拆解舊貨-申領補貼”五個環節,涉及減免或補貼的費用主要包括消費者購買新品10%最高400元的減免、舊家電的回收費用和拆解補貼等,舊家電的回收費用即“收舊價格”。
“對于新入圍家電以舊換新的19個省市來說,應在‘收舊價格’的制定方面慎之又慎。”李薇薇告訴記者,自去年8月北京實行以舊換新政策以來,經常遇到小型洗衣機、車載小冰箱等,如果按照洗衣機85元、單門冰箱55元的價格回收,回收企業的成本過高,顯然不合適,因此兩個月后首次調整部分舊家電的“收舊價格”,但遭到許多消費者反對。
邸建凱表示,商務部將把首批試點9省市的回收價格表下發到新試點省市,供其作為參考。新增的19個省市制定回收價格時要按照《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兼顧消費者、回收企業和拆解企業各方面利益,必要時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此外,為防止出現新試點省市“收舊價格”高于之前試點省市、舊家電蜂擁回流至新試點地區的情況,李薇薇建議,省市之間要做好“通氣”工作,協議定價。她建議,即將開展以舊換新的河北省,實施時可以參考北京和天津的回收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