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試點階段于2010年5月31日畫上句號。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這一年的試點中一直處于動態調整階段,補貼力度不斷加強,補貼對象也一再擴大。如今,消費者、回收企業和拆解企業均已成為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補貼對象,而4月底才出臺的《家電以舊換新拆解補貼辦法》(以下簡稱《拆解補貼辦法》),終于在試點即將結束時確定了拆解企業的補貼對象“身份”,也終于圓了拆解企業期盼補貼政策的“夢”。
“拆解補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在拆解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困難等問題,能夠提高拆解企業積極性,有利于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廣實施。”同湖南萬容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曾煥湘一樣,對于能夠獲得補貼,拆解企業都顯得很開心。對于這個不溫不火發展多年的行業,拆解補貼應該算得上是個利好消息。
按照《拆解補貼辦法》規定,拆解企業將根據實際拆解處理完成的以舊換新舊家電數量獲得定額補貼,具體補貼標準為電視機15元/臺、冰箱20元/臺、洗衣機5元/臺、電腦15元/臺,而對空調不給予任何補貼。“拆解補貼雖然不算很多,但是能夠緩解一部分企業‘拆不起’的問題。”曾煥湘同時還表示,如果想讓拆解企業真正從拆解補貼中受益,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拆解企業的機械化程度較低,可能會提高拆解成本;二是要對舊家電的回收價格進行嚴格監管,虛高的回收價格會抵消拆解補貼的部分作用。
拆解補貼由中央財政和試點省市財政共同負擔,中央財政負擔80%,試點省市財政負擔20%,實施統一的補貼額度。“對于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拆解補貼的作用可能會小一些,畢竟位于特大城市的拆解企業的運營成本、人力成本、運輸成本都要高些。”華星集團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策劃部經理周徐說,“但是,我們還是很高興能夠得到國家政策的補貼。目前,華星正在積極提高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處置能力,二期項目正式運營后,華星的年處置能力將超過200萬臺。”
對于何時能夠拿到補貼以及補貼的金額,受訪的拆解企業均表示樂觀。據企業人士分析,《拆解補貼辦法》實施前已經完成拆解的舊家電,應該可以計入補貼范圍內。《拆解補貼辦法》也明確規定,對2009年6月1日后消費者交售的以舊換新舊家電完成拆解處理的,予以拆解補貼。
當然,拆解企業想要獲得補貼也并不容易,必須完整提供包括《家電以舊換新拆解處理補貼申報表》、家電以舊換新憑證、家電回收企業開具的舊家電銷售發票(附購貨清單)、拆解企業墊付運費憑證(附運費收據)以及拆解記錄表和拆解產物銷售憑證或處理證明在內的五項資料。“就北京市而言,要求對家電以舊換新回收的舊家電進行環境無害化處理,想獲得拆解補貼需要提供不少的單據,如已將熒光粉交由指定的危險廢棄物處理企業的單據等。”周徐介紹說,“目前,北京市有關部門正在核實拆解企業上交的資料,一旦資料審核得以通過,拆解企業應該就能拿到補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