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汽、電兩翼 “低碳”才能展翅高飛
眾所周知,在人們的生活中,唯有代步的汽車和各式的家電才是碳消耗的關鍵。因此,想要全方位做到低碳,唯有“兩手抓”,實現互助騰飛。目前,我國汽車業已成功試水低碳,這對于家電業的未來發展有極大的借鑒價值。
事實上,從過去來看,中國家電業也進行了各種各樣的低碳嘗試,且收效卓著。在眾多家電產品中,空調、冰箱和洗衣機屬于三大能耗大戶,涉及到對水電、鋼鐵、銅、塑料等資源的大量消耗。不過,近年來,冰箱、洗衣機的節能化改造全面加速。海爾、海信等家電龍頭品牌始終致力于各種低碳技術的研發,爭取低碳產品的普及。政府也先后制定出“空調節能補貼”、“冰箱節能補貼”、“洗衣機零碳基金”等各項惠民政策。從市場反應來看,各種節能家電已成為消費者選購商品時的必要關鍵詞,衡量一款洗衣機要看它的耗水量、靜音度、洗凈比;買空調要選變頻節能的,甚至是A+無氟的;而冰箱則要看日耗電量、制冷效率等。
到目前為止,市場上銷售的冰箱能效快速提升,市場份額一度攀升至80%以上。而節水洗衣機的市場份額也節節攀升,包括海爾、小天鵝、海信、松下、西門子等主流企業,早在多年前便將重點轉向了節水洗衣機。同時,國家也出臺了6A洗衣機標準,從洗凈比、耗水量、耗電量、無故障運行時間等6個方面對洗衣機做出嚴格規定。
去年年底,在各方資源的通力協作下,我國家電業終于收到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據歐洲透視的數據顯示:中國品牌海爾分別在冰箱和洗衣機兩大產品上實現了全球第一,其中冰箱已經是第二年連續奪冠。有關人士分析表明,之所以海爾等中國品牌能夠重樹中國品牌的世界形象,與其低碳方面的努力分不開。這兩項成績標志著我國家電產業在低碳道路上已經收獲了不菲的業績,也表明了全球消費者對中國低碳家電生產和制造能力的認可和肯定。
由此可見,中國家電業已經發展至低碳拐點,企業在未來競爭中想要博得頭籌就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未來發展中,政府能否將汽車產業的政策投入同等推廣到家電產業來,從而擴大補貼范圍,增加補貼比例,這對家電業的低碳發展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我們也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