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方案終于塵埃落定,國務院近日已經通過三網融合試點方案,7月起開始試點,深圳有望成為首批試點城市。這對于國產彩電而言,無疑帶來了很大商機。
國務院提出三網融合目標
年初,國務院提出了三網融合的階段性目標:2010年~2012年,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2013年~2015年,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普及應用融合業務,基本形成適度競爭的網絡產業格局。隨后,工信部和廣電總局分別提交方案,并達成了一致意見。
據了解,深圳已經成為中國彩電行業的大本營,創維、TCL、康佳三大彩電企業均扎根深圳,長虹也在深圳建立了研發基地。經過30年發展,中國彩電行業已經誕生了一批百億級企業,成為全球彩電制造基地。到2010年底,中國大陸市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彩電單一市場,也可以這么說,中國既是全球彩電工廠又是全球彩電市場的關鍵。然而,國產彩電企業在全球彩電行業的話語權并不強。據統計,截至2009年,只有創維和TCL兩家企業勉強躋身全球彩電前十強。
國產彩電占有競爭優勢
在彩電行業,核心資源掌握在日韓企業手里,國產彩電的核心競爭力受到了限制。隨著日韓彩電企業在中國建廠,制造能力這一原有優勢也在不斷削弱。就目前情況來看,只有依托中國市場我們才有機會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國家這一輪三網融合以及隨之而來的4C融合就給國產彩電提供了最好的機會。
三網融合將會有五年的過渡期,對中國國情和中國市場更為熟悉的國產彩電無疑占有很大先機。首先,與廣電合作的國產彩電擁有先天優勢。在三網融合中,廣電系統市場化程度最低,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如今,廣電系統只能覆蓋兩億城市家庭,還有兩億農村家庭等待納入系統。而且,全國各地廣電自成系統,沒有建立統一的技術、市場標準。國產彩電通過30年發展在全國各地擁有自己成熟的渠道網絡,在各地能夠最快速地與當地廣電進行溝通,合作起來效率當然會更高。其次,國產彩電對市場的需求理解會更加深刻。多媒體娛樂技術、互聯網電視等應用技術一直都由國產彩電企業引領著,而跨國彩電企業則進行跟進。現在應用技術已經成為國產彩電的利器,而三網融合將進一步強化這一點。再次,對消費者響應速度會更快。國產彩電企業擁有完善的服務網絡,不僅可以提供產品本身售后服務。隨著三網融合的進行,彩電產品技術不斷升級,需要為用戶提供長期、多次的服務,國產彩電企業在這一方面更有競爭力。
記者觀察
三網融合即指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通過技術改造,能夠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綜合多媒體的通信業務。三網融合后,消費者可用電視遙控器打電話,在手機上看電視劇,隨需選擇網絡和終端,只要拉一條線或無線接入即可實現通信、電視、上網等服務。
據了解,早在2008年底,國內各彩電企業便開始布局互聯網電視,這成為三網融合在實踐中摸索的突破口。去年起,康佳、TCL等國產彩電廠商宣布停產部分非互聯網電視,將互聯網功能定為電視的標準配置。2010年廣電總局頒發互聯網電視運營和內容牌照后,海信、創維、TCL等也積極同擁有牌照的互聯網內容商合作來擴充自己的內容平臺。隨著三網融合政策出臺,在國家政策、技術支持、客戶需求等因素的推動下,網絡電視將為彩電企業發展帶來巨大的突破,催生出快速增長的產業鏈。
制造優勢打造出了一批百億級的中國彩電企業,三網融合也一定會催生出千億級的中國彩電企業。誰能真正理解未來市場的真正需求,誰就能更快響應消費者的服務;誰能提供強大的便攜移動,誰就有機會成為中國千億級的彩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