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題:部門利益與群眾利益誰大?
廣電在全國范圍內,一再封殺IPTV。即便是在國務院發文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之后。在全國的不少偏遠地區,有線電視網至今未開通,百姓希望通過已經接入的電信網收看電視(IPTV),但卻被廣電部門叫停。在廣電的管理思維中,哪怕老百姓看不上電視,也不能讓他們通過電信網去看電視。這是把部門利益凌駕于群眾利益之上。
第三道題:部門利益與產業利益誰大?
這兩年中國的電視機廠商順應全球潮流,積極轉產可上網的互聯網電視。而廣電部門嚴令管束,禁止電視廠商自行建設內容平臺和分發系統,電視廠商原來巨資搭建的內容平臺全部遭禁,他們只能選擇廣電下屬的三家企業進行內容合作,向采用“價格同盟”的這三家企業繳納不菲的內容集成費。這導致電子視像協會上書抗議,指斥這是行業壟斷。廣電的這種做法盡管是以加強內容監管為名,但事實上損害了產業鏈上的各方利益。
正是廣電在手機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等一系列三網融合業務上的強硬舉措,讓業內人士有所憂心:廣電是否對部門利益過于保護,處置手段是否過于簡單?而在三網融合的大潮更加洶涌地到來之后,廣電能否以更開闊的視野、更現代的思維,擔當起對國家、對群眾、對產業的責任?
三網融合方案爭議12年終于出臺,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大家的確應該往前看,努力促進和諧合作。但是樂觀向前不代表著無視問題,過去遭遇的種種利益的對峙、觀念的碰撞不會因為三網融合方案出臺就不存在,恰恰相反,在國家開啟了三網融合的大閘后,這些問題只會更加來勢洶涌。
因此回避三網融合的利益之爭是不現實的,指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臺上討論好過臺下踢腳。只有把業界的疑慮擺上臺面,才能促使有關部門擺正部門利益與國家利益、群眾利益、產業利益之間的關系,以開放的心胸、理性的行動推進合作共贏。如此,三網融合的和諧前景才能更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