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2007年底起在多個省份進行家電下鄉試點,對農村地區消費者購買彩電、冰箱、手機、洗衣機以及摩托車、電腦、熱水器和空調進行補貼。該項措施從2009年2月起向全國推廣,對擴大農村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家電業在得益于家電下鄉和節能惠民等一系列提振經濟的政策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度過了一個“暖冬”。但是,在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投訴記錄中,家電產品也位居前列。在家電下鄉中,中消協所公布的返修率的數字非常高,雖然這一數字也引起了一些質疑,但農村消費者反映所購買的家電產品質量并不太令人滿意,這已經成為事實。
國家質檢總局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的家電下鄉專項打假中共檢查企業17560家,查處質量違法案件96起,涉案貨值170.84萬元,其中涉及手機的案件最多,共52起,成為家電下鄉中質量問題最多的產品類型。
農場手機市場廣闊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三分之二的人口在農村,有九億多農民,農村是個廣闊的市場。我國城鎮手機用戶覆蓋率接近80%。相對而言,城市電信市場已經接近飽和,我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的電信市場滲透率甚至達到100%,而農村市場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拓展。
據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手機在農村的覆蓋率不到30%,我國的農村市場還遠沒有飽和,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根據調查顯示,手機更換的速度非常快,手機一般使用3年左右,這意味著每年農村手機市場的需求量是3億臺左右。農村市場成為了眾多商家想攻下的一塊肥肉。中國移動原總裁王建宙2月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曾表示,“2010年中國移動的工作重點之一就在農村市場,發展來自農村的移動電話用戶將是中國移動未來的主戰場。”今年5月,全球手機巨頭諾基亞在北京發布了兩款針對農村市場的低端手機1616和1800。
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手機也成為是家電下鄉的重要組成部分,手機下鄉既能讓農民得到實惠,又能拉動內需,擴大消費,可謂是一舉多得。但是本來是為農民做好事的政策,卻因為質量問題而打了折扣。
家電下鄉手機質量問題多
手機下鄉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廣大農民兄弟們以優惠的價格買到質量可靠的手機。但是下鄉手機的質量問題卻令人擔憂,據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的春季農資打假和家電下鄉質量行查獲的十大典型案件,手機質量問題就在其中。
2010年1月19日,根據舉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分局執法人員對深圳市龍崗區平湖泰旭輝電子制品廠進行執法檢查,現場查獲該廠涉嫌生產假冒知名品牌的手機共810部,涉案貨值162萬元。而這些低端低價的手機往往都流入農場市場。而在2009年惡評如潮的“公爵王”手機的生產商深圳市杰普林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有6款“奧丁”品牌手機入圍家電下鄉名單,這事件曾經引起了軒然大波。下鄉手機的質量問題再次遭到了質疑,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案件,手機成為家電下鄉中質量問題最多的產品類型。此前,諸多有關手機下鄉不受歡迎,吸引力不高的報道頻見報端,手機成為家電下鄉中的冷門產品。這次又曝出質量問題,對下鄉手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據了解,很多手機下鄉企業把一些不合格或者次品的手機輸往農村市場。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