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高漲,讓越來越多的新老股民投身其中以期獲得高額回報。面對錢生錢的效應,很多人發出“只恨錢少”的嘆息。但缺錢怎么辦?
據記者調查,為獲取更多炒股資金,不少激進投資者瞄上了貸款炒股。盡管銀監會明文規定,嚴禁將貸款投向股市,但總有瘋狂者利用監管漏洞,在灰色地帶行走,在刀尖上跳舞。
日前,持續火爆的股市已引起銀監會的警覺,嚴禁貸款資金流入股市。
記者調查一
股市瘋狂催生貸款炒股“狂人”
“一年才6.12%的貸款利率,我一周就賺回來了。”股民老陳上個月將自己在玉林的一套價值60萬元的自住房抵押給銀行,辦理了房產抵押貸款,貸款30萬元。雖然他申請貸款的名義是創業貸款,但是老陳通過變通處理成功將這筆錢轉戰股市。目前,他貸款炒股的收益已經達到了10%。
記者從成都部分券商營業部了解到,最近幾個月,像老陳這樣貸款炒股的投資者不斷增加。而貸款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除常見的房產抵押貸款外,還有信用卡透支、典當融資、保單質押等,貸款年息少則6%,高的則達30%以上。
招數1 信用卡取現
小張是個“月光族”,他在信用卡上找到了自己的“融資之道”。為幫在銀行工作的同學完成信用卡任務,小張曾辦了多張信用卡,加起來的信用額度也超過了5萬元。如果把這5萬元的額度全部拿過來炒股,收益好的話,不就贏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小張當然也知道,從提現當日起,必須按照每天萬分之五的利率來繳納信用卡的貸款利息。可是,按照朋友們的說法,這些日子在股市里一天賺個百分之五都不稀奇,萬分之五的利息又算得了什么?自己做兩個短線,一定就能把這筆錢賺回來。
于是,小張通過這樣的方法開始了自己的炒股生涯。但今年1月初,他追高買進的中國聯通一蹶不振,在大盤飄紅時反而跌了10%。面對雪片般飛來的信用卡賬單和催還款短信,小張后悔了。
【真相揭示】
在萬分之五和百分之五之間,你會怎樣選擇?出于逐利本性,大部分人會選擇后者。
事實上,計算下來,每天萬分之五的利息相當于18%的年貸款利率。這意味著,只有當你的股票投資年收益超過了18%,你才有可能從信用卡提現炒股中獲益。
另外,18%似乎還是保守算法。按現在一般操作,信用卡取現可供操作的空間頂多也就是60天,一旦超過60天,不僅有罰息,銀行更可能凍結信用卡,嚴重的還可能在信用記錄上記上一筆,因此,資金成本風險其實遠不止萬分之五那么簡單。
招數2 打授信業務擦邊球
利用銀行創新業務打貸款的主意,老張就是其中的一個。
原來不炒股的老張去年也入市了,戰績還不錯。眼見股市暴利誘人,老張頓時來了勁,苦于手頭資金太少的他發現,自己兩年前按揭買的房子現在漲了幾十萬,通過銀行的加按揭業務,升值的部分居然可以“套現”炒股。
兩年前,老張按揭購買了一套價值80萬元的小別墅,貸款60萬元,一段時間后,剩余貸款本金40萬元。現在,這套房子的市值已漲到100萬元,其抵押價值為70萬元,在還款余額和房屋抵押價值之間有30萬元的差額,這就是老張可以獲得的加按揭貸款額度。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家銀行紛紛推出“加按揭”或“循環貸”業務。所謂的加按揭,是指客戶在按揭貸款一段時間后,可要求銀行對房屋價格重新評估,只要最新的評估價高于前次貸款時的評估價,便可獲得差價部分的貸款而無須再辦其他抵押。在獲得再次貸款后,客戶只要再申請一個循環授信,在整個房產抵押期限內都可以隨時貸款。與個人消費貸款相比,循環貸更加方便、省錢,只需一次審批,以后可無限次使用。
再次貸款實質上是一種個人消費貸款,為此,銀行都會要求客戶說明貸款用途,規定貸款不得投資于股市、債市等。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少客戶往往通過虛構貸款用途的方式,很輕松就把錢貸出來。
【真相揭示】
這種貸款炒股方式,成本與貸款利率相當,在年息6%左右。銀行推出諸如加按揭這樣的業務,原本是為給大家提供多種選擇,但同時也給了人鉆空子的空間。客戶在隨后的貸款中無須前往銀行網點再審批,只要通過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就能貸到款,而且瞬間就能到賬。除以上介紹的加按揭業務外,個人從銀行貸款的名目還有裝修貸款、創業貸款等,不一而足。
招數3 典當融資
看好一個行情不錯的潛力股,卻苦于滿倉沒有足夠的資金,日前,股市大戶章先生在朋友的指點下,來到位于衣冠廟附近的一家典當行。他要將自己的寶馬轎車暫時當給典當行,借款30萬元。因為手續齊全,從走進典當行到30萬元資金劃入章先生的賬戶,整個過程不到兩個小時。
像章先生這樣的人還真不少,為抓住牛市行情,許多股民紛紛走進典當行進行典當融資。
“以前股民來典當行是為了解套,而現在是為了追加投資。”成都一典當行老總表示,自從去年股市上漲以來,經常有投資大戶來到典當行,拿房子、車子要求辦理典當業務。
業內人士表示,與銀行相比,通過典當行融資手續相對簡單些,這些都是吸引部分投資者當房、當車炒股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目前成都典當行的情形,一般情況下可以典當房產評估價值的5成,地段好和房齡短的可以當到七到八成;汽車由于周轉較快,比例比房子要高,一般可以當到七到八成。另外,典當融資時間可長可短,最短從3天到10天都可,而國家規定最長時間為6個月。但一般典當行都愿意續期,只要客戶每月能按時付清相關費用。
【真相揭示】
在常見的幾類合法的貸款方式中,典當融資的成本無疑是最高的,年息高達30%以上。按照目前成都典當行的行情,典當的月綜合費率在3%以上,這個成本已高出銀行貸款五、六倍。
“這么高的成本,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都是一筆很重的負擔。”一位典當行資深人士表示:“這意味著你的股票每月至少要賺3%以上,才能撈回成本。所以股民在典當時要慎重考慮綜合費率、贖回當期等要素。”
招數4 保單質押貸款
很少有人知道,除房產、汽車這些大件外,自己的保險單也能用來質押貸款,這就是保單質押貸款業務。
通過該業務,投保人可以用在銀行柜臺購買的保單為抵押、向銀行申請不超過保單現金價值一定比例的貸款。辦理這項貸款時,只需投保人攜帶正式保單,與保險經辦人一起到銀行填寫貸款合同即可;一般來講,貸款次日資金就會轉入貸款人賬戶,銀行對貸款用途并沒有限制。
業內人士介紹,保單質押貸款并不是新業務,一些保險公司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將其作為長期險的一項附加功能。據稱,保險公司開展此項業務,只是為避免客戶臨時退保而采取的一種應急措施--當保戶遇到突發事件或者急需周轉資金想要退保時,保險公司可讓他質押保單以獲得貸款,解決燃眉之急,貸款金額一般可達到質押保單現金價值80%~85%。
【真相揭示】
保單貸款炒股,成本與一般貸款相當,約在6%左右。但與其他貸款方式相比,保單貸款是相對冷門的貸款方式,畢竟,對于一般人來講,保單現金價值相對有限,能貸到的資金畢竟不多。本報記者 劉鋒
記者調查二
銀行監控漏洞暗藏風險
成都幾家商業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表示,“我們決不允許貸款炒股。”但他們也坦言,銀行的確無法完全監控到資金的最終流向。
一家國有銀行的負責人稱,無論個人經營貸款,還是消費貸款、抵押貸款等,銀行都會要求客戶提供相關的手續,“比如裝修合同、購物消費的發票”。但是,銀行不可能派專人去跟蹤每一位客戶貸款后是否真的用于裝修,如果他們把錢套現出來用于炒股,銀行是難以監控的。
另外一家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稱,如果資金在銀行賬戶上,銀行監控其流向沒有問題,而一旦客戶獲得資金后怎么用,銀行卻難以掌控。
多家銀行負責人表示,如果在貸后管理中,確實發現有客戶貸款后用來炒股等投資行為的,銀行會要求其立即還款,以保證資金的安全。
面對股市行情的誘惑,不少投機者心情開始浮躁,借錢炒股者大量出現。對此,專家告誡,貸款炒股,如果沒錢賺或虧損,投資者一方面要面臨資金縮水,另一方面還要支付不菲的貸款利息,好比是“兩頭負債”,心態很容易搞壞。
行情看好,如果入市本錢越大,獲利就越多,這是一些人的想法。之前,我國也曾出現過好幾個“全民皆股”的時段,買什么股票都漲,很多人借錢炒股,結果在熊市里被深度套牢,出現嚴重虧損。
不少投資者認為,按照目前的股市行情,一年實現大于銀行貸款利率以上的收益應該問題不大,貸款炒股還是劃算的。對此,理財專家表示,普通投資者貸款炒股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沒有人能保證在牛市中炒股就一定能賺。貸款炒股,實際類似于保證金交易,看上去收益很大,但潛在的風險更大--這無異于一場刀口添血的游戲。
貸款炒股的都是些什么人?據記者了解,兩個極端的人群占了明顯多數。一是有炒股技巧的老股民,這部分人在前幾年的熊市中操作得當,仍賺了不少錢,對于行情判斷很自信;另一部分人是新股民,牛市炒股有所收獲,但沒經歷過真正的風險,初生牛犢不怕虎,只嫌資本金不夠。
然而,投資專家卻給這批貸款炒股者、特別是新股民潑了瓢涼水:“聰明反被聰明誤。股市、基金不是沒出現過大幅的震蕩,加上財產抵押、典當時效性強,一旦資金套牢,損失就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