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宇飛(實習)發自成都
銀行混業經營的時代來臨了。
昨日,招商銀行(600036,SH)發布公告稱,擬以1.4億元人民幣從關聯方鼎尊公司手中收購招商信諾保險公司50%的股權。這標志著,在今年年初銀監會和保監會簽署了《關于加強銀保深層次合作和跨業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后,商業銀行參股保險公司的“破冰”之旅正式啟動。
招行打響“第一槍”
在5月5日的交易時間結束后,招商銀行與關聯方鼎尊公司簽署了一份股權轉讓協議,據此,招行將以1.41億元的價格,收購鼎尊公司所持有的招商信諾50%股權。
公告顯示,招商信諾成立于2003年8月4日,注冊資本3.2億元,主營業務包括人壽、意外和健康保險產品,其于2007年12月31日的凈資產為2.85億元 (未經審核),而2007年年度除稅后的凈利潤為4000多萬元(未經審核)。
鼎尊公司是一家于中國注冊的有限公司,主營信息咨詢、提供有關企業形象設計、企業營運計劃服務及設立投資企業,其間接控股股東為招行的實際控制人——招商局集團。
招行表示,此次收購信諾保險,不但符合公司積極參與保險業務的發展策略,更將進一步改善公司的收入結構,預計來自銷售保險產品的服務費及收入將為公司帶來穩定的非利息收入。同時,此次收購還將擴大公司的客戶范圍,更有效地照顧到客戶的不同需求,從而大大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在完成收購后,招商信諾日后的財務報表將并入招行的財務報表內。而收購方案還將上報銀監會和保監會,等待最后的審批。
多家銀行欲參股保險
去年12月,國務院批準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遞交的關于商業銀行投資保險公司股權問題的請示文件(160號文),原則性同意商業銀行投資已設立的保險公司。
其實早在2006年,幾大銀行就已向銀監會遞交設立銀行系保險公司的申請,但一直未有實質性進展。而如今,當政策打開了“綠燈”后,各商業銀行便迅速展開了行動。
有報道稱,除了招商銀行鎖定同屬 “招商局系”的信諾保險外,浦發銀行董事長吉曉輝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浦發銀行有進軍保險業的打算;建行計劃以12億元收購幸福人壽保險51%的股權;交行將目標鎖定中國人壽集團計劃轉讓的中保康聯人壽50%股權,并已將收購方案上報監管部門;工行、中行也正與擬參股保險公司進行磋商。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3月份表示,已有多家銀行遞交了參股保險公司的申請,今年將有五六家大型商業銀行獲得參股保險公司試點資格。
記者觀察 混業經營任重道遠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三季度,全國共有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近8萬家,占全部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的比例超過50%;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代理保費收入1006.45億元,占全部兼業代理機構保費收入的61.49%,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18.89%。
目前已有兩家保險公司投資入股商業銀行。其中,中國人壽投資56.71億元收購廣東發展銀行20%股權;中國平安投資49億元收購深圳商業銀行89.2%股權。
作為歐美國家金融機構普遍的經營模式,混業經營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已成為主流。首都經貿大學金融保險系教授庹國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金融機構綜合經營是大勢所趨,只是在以前,由于受到各種限制,我們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政府已經連續出臺了相關的文件,但目前銀行參股保險公司還只是一個原則性框架,對于銀行參股保險公司具體的投資比例、單一股權比例限制等內容并未提及。
根據相關規定,單一投資保險公司股權的不得超過保險公司20%的股權,且須符合成立三年以上、連續三年盈利等條件。此次招行收購信諾的意向就明顯高于該上限,能不能成功還要看銀監會和保監會的態度了。
可以說,中國金融機構的混業經營還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