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訊 據香港商報報道,內地08年被揭含有禁用化學物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導致全國3000萬兒童受影響。4名內地受害孩童家長,向已破產的生產商三鹿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恒天然品牌索償共逾8萬港元。索賠人指出,恒天然責無旁貸,惟辯方質疑有關申請索賠在港進行毫無法律根據。協助家屬的律師透露,本次一旦成功索償,此類個案尚有多達200宗會來港索償,涉及金額共達500萬港元。
4內地家庭申請索賠8萬港元
來港申請索賠的4個內地家庭中,3個來自河南,1個來自湖北,年齡由2歲半至3歲11個月,申請索賠額由1.2萬元至3.3萬多元不等,合計為8.4萬多元。被告恒天然品牌(中國)有限公司(下簡稱恒天然)由法律顧問David Matthews代表。
審裁官要求申請索賠人提供受害者的醫療報告,以證明受害人服用問題奶粉后身體所受的傷害,同時要求恒天然一方詳細解釋為何案件不適合在港法庭處理。
被告恒天然三鹿次大股東
Matthews在庭外向傳媒表示,中國的三聚氰胺污染事件是一宗不幸事故,涉及國內22家乳制品公司,影響全國乳品業。惟申請索賠人均是中國內地居民,且事故發生在內地,認為在港進行申請索賠是毫無法律根據。再者,中國政府已為三聚氰胺的受害人作出賠償安排,本次的申請索賠人均已包括在上述賠償方案之內。
律師指恒天然知情不報
協助4個申請索賠家庭的北京華歡律師事務所律師彭劍,昨日陪同其中1名申請索賠母親陳璐出庭。彭劍表示,恒天然是香港注冊的有限公司,持有三鹿集團43%的股份,為三鹿第二大股東。
08年8月,三鹿發現奶粉含三聚氰胺后,恒天然曾委派董事到三鹿就是否回收產品進行決議,恒天然當時沒有表態,亦沒有要求公開事件,直至逾一個月后,事件才曝光。
他認為,恒天然知情后未有即時發放消息,遂認為恒天然應負部分賠償責任,而恒天然在內地沒有設立公司,只能在港興訟。
彭劍補充,本次申請索賠金額是以一條賠償公式計算,為申請索賠人向三鹿集團申請索賠的金額,乘以恒天然持有三鹿的股份比例,再除一半,以反映他們在事件中只須付上部分責任。他補充,其律師團正處理200多宗同類個案,今次一旦成功索償,其余同類個案將陸續來港申請索賠,涉及索償近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