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第三方支付蓬勃發展,加上網購的不斷頻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提出以上的疑問。日前,有用戶提出質疑,網購時通過第三方支付賬戶付費,經常有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余額,但這些沉淀資金從來未收過利息,到底是沒有利息,還是利息被第三方支付“侵吞”?
據了解,如今國內第三方支付用戶備付金的利息已達到了上千萬元的數量級。但這千萬元巨額對于消費者來說,一直都是糊涂賬,從來未見其蹤影。對此,有第三方支付企業喊冤,雖沒給用戶付利息,但這部分利息也不到企業手上。有銀行方面表示,支付企業賬戶上的用戶備付金,銀行是會按照一定的活期存款的年利率來計算支付,利息已裝進支付企業的腰包。
文/記者 文靜
不支付賬戶利息成行業慣例
因為有第三方支付這位“中間人”,讓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免除未收貨直接轉賬給賣家的風險。然而,隨著國內個人網購越來越頻繁,一些消費者“殘留”在第三方支付賬戶上的錢日益增多:對于個人買家,有時購物后會有幾十元或上百元的余額在支付賬戶中,有的買家為了經常使用網銀,一定時間內會在支付賬戶上充值,每次幾百元不等。而個人賣家,雖能馬上把錢轉到銀行賬戶上,但大部分為生意方便,會將一部分資金留在支付賬戶上。這些都是所謂的沉淀資金。另外,網購中,付款常常由第三方支付公司代為保管3~5天,這是沉淀資金的另一種形式。
對此,不少用戶提出疑問,錢放在銀行中,銀行會支付一定的利息,但放在第三方支付企業中的沉淀資金卻從來沒有收過利息,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據記者調查發現,在國內,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向用戶支付賬戶中沉淀資金的利息是一個普遍現象。有支付企業的相關人士更明確地告訴記者,賬戶余額從不付利息。
在行業內,第三方支付用戶的沉淀資金被稱為用戶備付金。據了解,第三方支付用戶的備付金被統一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公司開設的銀行賬戶中,銀行通常對備付金按照活期存款處理,也就是說會根據一定的年利率支付利息。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第三方支付用戶備用金利息已超過1000萬元。那么,這筆過千萬元的利息從來未付給用戶,莫非如傳聞所說,被第三方支付企業“袋袋平安”?
第三方支付與銀行獲益卻喊冤
“確實是達到了上千萬元的數量級”,多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高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承認,銀行通常每季度或每半年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結算一次用戶備付金的利息。
不過,對于坊間侵吞用戶備付金利息一說,企業高管大喊“有點冤”,“盡管用戶備付金會生成利息,但因目前央行未有明確這些利息的歸宿問題,所以支付公司與銀行不能使用,可以告訴消費者,利息一直存放在銀行中”。不過,對于這筆用戶利息何時能理清關系,為什么不直接給予用戶,第三方支付企業都只是說,等待央行的管理辦法出臺。
據了解,雖然央行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第二十四條中明確規定,支付機構接受的客戶備付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并強調要保護客戶的備付金,例如禁止支付機構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戶備付金,而且支付機構只能在同一家商業銀行專戶存放客戶備付金,不過,尚未對如何處理用戶備付金利息有明確說法。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未有相關部門出來為這筆利息定性,即使用戶要追討,也只能遭遇支付企業的“拖字訣”。不過,有第三支付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千萬元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是龐大數字,但一家企業運營資本往往過億,支付企業的后臺服務成本投入都已超千萬元。此負責人還說:“第三方支付平臺對個人用戶沒有收取任何的服務費用,而即使銀行有付利息給用戶,但用戶去部分銀行存款與辦理業務都要交納一定的管理費與手續費”。
一位銀行從事多年業務的人士告訴記者,對于用戶備付金利息的問題,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企業都是得益者,都有責任。“如今雙方都在推諉,銀行說給了企業,企業又說放在銀行,用戶備用金利息的去向,如何分配,其實雙方一早都已在合同上說明”。
據了解,第三方支付企業會與銀行簽訂協議,當中包括銀行按照多少的年利率給企業支付賬戶利息,企業會給多少合作費用給銀行等。該銀行業人士表示,雖說這些利息是由用戶的備付金生成,但站在支付企業的角度來看,它沒有收取個人用戶的手續費與管理費,這些利息作為服務成本,“也說得過去”。
消費建議
“不想被剝削”用多少存多少
在網上,消費者只能看到自己與第三方支付企業訂立的協議,但無法知道第三支付企業與銀行、商家等之間的協議是如何,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性,往往就容易造成消費者利益被損害。在目前監管條款空白的情況下,消費者又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有業內人士建議,第一,用戶不要在第三方支付賬戶上存放資金,最好是用多少存多少,例如,這次網購商品的總價是138元,就直接通過網銀轉138元到第三方支付賬號上,沒有“殘留”資金便無須擔心利息問題。
第二,作為個人賣家,最好是買家收貨后將款打到你賬戶后,馬上將支付賬戶上的錢提取到銀行賬戶上。
第三,若你還是認為存放一定資金在第三方支付賬戶上便于日常網購、網上支付,那么最好是每次為自己設定一個充值金額,盡量不要太多,而且充值后最好是馬上使用。例如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一次充值300元大概足夠半個月的網上支付,半個月用完這300元再充,雖然比較麻煩,但這不僅能降低利息的生成數量,也便于管理支付賬戶上的資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