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入駐中國寺廟引爭議 大慈大悲成大瓷大杯?(圖)
2012-09-24 15:51 中國質量萬里行
大驚小怪沒有理由
不少人可能認為這是一條比較新奇、會引來諸多爭議的新聞,其實大可不必對此感到驚訝,也不必將忙于對此口誅筆伐。且先不說靈隱寺與星巴克的故事,就先來看看上海著名的香火勝地、旅游重地--靜安寺。靜安寺雖然面積很小,但在中國佛教中卻也是非常重要的寺廟之一。要說其周邊區域,那可是熱鬧非凡、商業繁華。不要說常見的星巴克了,緊鄰其隔壁、走路才半分鐘不到的久光百貨里就是奢侈品云集,而包圍其周邊的幾條馬路更是商業重區,“靜安寺”三個字已經不單單只是指寺廟了,更是已經完全泛指了這一地區。既然被商業如此融合、甚至已經成為一個地方的代名詞,多年的寺廟都沒有人提出質疑或感覺不妥,那么其實也并沒有理由對于在靈隱寺之外開一家喝咖啡的星巴克感到大驚小怪。
筆者認為,靈隱寺和星巴克這兩個性質全然不同、價值也完全不一樣的地方之所以會成為一種爭議,主要在于“組合”很少會被人所聯系在一起,而一旦兩者有所結合,那么勢必會給人們的思維造成一種沖擊,認為是對傳統觀念的大不敬和不尊重。
靈隱寺不但是佛門重地,同時也是旅游景點。在毗鄰旅游景點之外開設一家讓游客休憩、解渴的咖啡店并沒有絲毫地玷污宗教的意味。不然若一定要以商業會有辱佛門清凈、有違歷史傳統為由對此批判的話,那么是不是可以認為,在本來不應該有女性出現的寺廟之內建女廁所也在對宗教的不敬和褻瀆呢?顯然,這種道理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相反,筆者倒覺得,引入星巴克是當地旅游管理部門從游客的感知角度出發的、以人為本的考慮,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地聽取游客的意見和建議,再引入更多的不同類型的旅游配套設施、商店。
所以,民眾對于星巴克的開張完全不用有什么有辱宗教文化、宗教信仰危機等想法,這只是很正常的、無傷大雅的商業行為,民眾對此應當完全予以寬容和理解。
金真
反對
文化騷擾不中不西
杭州靈隱寺不僅是千年古寺,更是在佛教文化基礎上形成的獨具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圣地、獨特的文化符號。且以靈隱寺為題材的詩文、傳說,也有很多,比如宋之問的《靈隱寺》:“鷲嶺郁迢峣,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等。清康熙南巡時,登寺后的北高峰頂覽勝后,還即興為靈隱寺題匾等。所以,說靈隱寺就是傳統文化的代言,也不為過。經濟發展迅猛,我們也應該保留這份文化幽靜、精神綠地。
星巴克是世界領先的特種咖啡的零售商,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9000家連鎖店。它不僅是市場化產物,更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它“入駐”靈隱寺,不僅是一個商業動作,更會讓靈隱寺的幽靜、古樸、厚重氛圍,會受到騷擾和污染。
換言之,浸潤了太多西方味道、商業味道的靈隱寺,已經不是傳統意義和厚重意義上的靈隱寺了,其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原生態的幽靜以及古樸,久而久之,就會變色,而成為了不中不西、不倫不類的文化怪胎。
有人總說,文化要包容、寬容,是的,文化的發展應有充分的包容態度。但這種包容更多情況下,是文化觀點、文化價值觀的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相互熏染,而不是大張旗鼓、轟轟烈烈的“嫁接”,不然的話,文化的獨立性和傳統性,就無法得到繼續保持。
耿銀平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國慶部分“被免費”景點:搭車充數流于形式
- 2發改委下調全國80家景區門票價格 平均降37%
- 3教師資格“終身制”將逐步打破
- 4我國成美國野雞大學斂財圣地 年獲利達10億
- 5旅行法草案提交審議 旅行社強迫購物將被停業
- 6游學團蜂擁海外背后:暴利下的陷阱有多大
- 7旅游業低價競爭陷惡性循環 導游管理體制要改
- 8倫敦奧運旅游報價漲近70% 諸多旅行社放棄
- 9桂林一公園成人女性超短裙門票半價
- 10重慶中學現雷人試題:學地理是為當官還是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