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里的燈光褪去后,人們的視線從《中國合伙人》的“新希望”(以新東方為原型)的勵志創業故事,又漸漸回到新東方遭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調查”、“渾水做空”、關閉教學點……的現實面上來。
“大家看《中國合伙人》,本來三個人打架,突然上市了,三個人就和好如初。真的是這樣嗎?絕對不是。”在“第三屆中國民辦培訓教育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敏洪毫不諱言稱,“我到今天還對新東方上市感到后悔。”與以前“后悔上市”“說說而已”頗為不同的是,坊間盛傳,已有PE與新東方密切接觸,洽談“私有化”事宜。
所謂“私有化”,就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里的股份全部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使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在這方面,俞敏洪出手也很快。據公開財報披露,截至2012年10月20日,新東方高管已經完成3300萬美元的股票回購。緊接著,新東方董事會又授權公司在2013年4月29日至7月31日之間,回購價值最高達5000萬美元的股票。
相比股價1美元左右提出私有化的安博教育,新東方現在20美元左右的股價,對于實際控股股東來說,回購股權價格似乎太高了。而新東方公關人員也照舊語焉不詳,“公司內部尚未提及‘私有化’事宜。”
閃爍其詞背后有何深意?俞敏洪究竟想不想、能不能讓新東方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