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來勢洶洶
對于上市公司每年25%到30%的增長指標,俞敏洪自己也說過,“太荒謬了,你不可能要求北京大學每年擴招25%的學生來證明北京大學是成功的吧,對不對? 基本上資本市場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你娶了一個女人,完了這個女人你還甩不掉,但是你必須每年為它增長25%的收入,而且不是因為你愛她而是你被綁住了。”而現實情況是,為完成報表而努力,和員工之間簡單的利益關系,與績效掛鉤的續班率……新東方不得不這么做,因為就像俞敏洪所說,“被綁住了。”
如果新東方就是這個行業的寡頭,綁住就綁住,又如何?但現實并非如此,有媒體引公開信息稱,中國教育行業2011年年總產值6800億元,新東方2011年營收50億元,僅占比1%。
博弘教育機構董事長黃博海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教育還是有強烈的“學歷印記”,越來越多的公辦學校與培訓機構合作,創辦“國際班”等等,這對新東方的非學歷教育形成巨大挑戰。
而在卓越教育高級副總裁唐俊膺看來,盡管新東方在中國民營培訓業的領導者地位還無可撼動,但隨著學而思、正保、弘成、學大等教育機構赴美上市,大家的差距正逐漸縮小。
新東方不得不面對來自有明顯“互聯網基因”的教育機構的挑戰。誰能斷言,這些星星之火,不會形成顛覆新東方的燎原之勢?“
新東方創業元老之一徐小平給俞敏洪的信中,盛贊學而思是“一家有著互聯網心臟的教育公司”,“所有的營銷和口碑,都是通過互聯網建立,可以說全部免費”,與之相反,新東方投放了大量的媒體廣告,發放了大量的傳單,并且在學校中進行了耗資不菲的推廣活動。
而以正保為例,公開財報顯示,正保遠程教育2012年全年總收入為5210萬美元,而新東方2013年Q3一季營收就達21847萬美元,兩家公司的體量、規模完全不在同一級數上。但從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判斷的關鍵性指標來看,正保目前的市盈率約為29.05,市凈率約為4.176;而新東方目前的市盈率約為27.59,市凈率約為4.105。———正保的投資價值和成長性優于新東方。
滬江網的崛起則意味著另一種可能:它打破了傳統課堂整齊劃一的模式,更好地推進個性化教育。在滬江網上,學生的每個學習步驟都被記錄下來,生成學習測試報告。截至去年底,滬江網注冊會員目前突破1500萬,日PV(頁面瀏覽量)超過1000萬,移動端用戶達到1500萬。
如何“絕處逢生”
徐小平曾如此評價俞敏洪,“他絕對是一個打不死的人,是一個壓不垮的人。每次你以為他已經走到了絕路上,幾乎不可能回頭,可是他卻每每會絕處逢生。”
這一次,俞敏洪又該如何“絕處逢生”呢?
“我對新東方未來的定位,新東方就是一個內容提供商,以及地面教育商,我不做平臺(在線教育)。比如說誰做平臺做得特別好,我把內容提供給你。所以你做平臺, 我來做內容。我們可以通過收購的方式,通過跟他人合作的方式,比如新東方可以提供一個地面平臺,你的項目跟我合作,我把你的項目同時開到新東方七百家店。”
新東方本是做英語的,一看別人做數學那么好,也跟著做。“如果大家一提到數學,想到的又是A機構,又是B機構,這就說明做失敗了。一定要想明白該做什么,你就只做一到兩件事情。”
以此出發,新東方將在地面教育上實施多元化整合,將規模小、投資分散、沒有競爭力的中小教育機構整合到新東方的棋盤下,盤活存量。那么,新東方得整合多少家 地面教學點呢?以新東方2011財年,憑借433家教學中心占有1%的市場份額計算,若新東方將市場份額擴大到30%的壟斷地位,則教學點必須增加 12557家。
問題接踵而來,新東方的財力是否能支持上萬家教學點的擴張呢?答案是否定的。財報顯示,新東方現有的流動資產總額為9.8億美元,每個網點的資本化支出(包括新增、維護、升級)在100萬-400萬美元之間,粗略計算,新東方手頭握有的現金僅夠購買幾百個教學點。
一個重要的現實是,新東方現有實業經營以及股市增發獲得的資金流量,并不能支撐大規模擴張所需的資金流量。換句話說,“以往靠資本市場融資助推網點建店的模 式已經很難繼續,這個時候已經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有地盤已經被中小品牌占領的問題。如果說以前是‘攻城掠地’,現在則是要轉變成‘統一戰線’,要用管理輸出、特許經營的方式,實現輕資產式的擴張。”7天連鎖酒店董事長鄭南雁對南都記者說,從這個角度看,退市反而有利于靈活經營。
或許,俞敏洪口中的“地面平臺”就是為了獲得一個更為龐大的融資平臺———發展合作店投入的資金都來自合作方,而且新東方還可以對合作商收取品牌管理費。
有了地面教育的龐大基礎,新東方再把內容提供給在線教育平臺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若無資本助推,新東方要想將分散的教育機構聚攏起來,則需極為強大的品牌 號召力和內容研發能力。所以,“搞內容還不能自己獨立搞,必須找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來搞,這就是為什么新東方要跟劍橋大學等著名大學成為戰略合作伙伴的重 要原因。”俞敏洪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