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時代周報報道 這邊廂,大陸的武廣高鐵已于去年年底正式通車;另一邊廂,連接香港與大陸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下稱香港高鐵)撥款,需延遲至本月8日才由香港立法會審議。 相比大陸高鐵建設的順利,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爭取立法會通過高鐵撥款前夕,社會上卻掀起一 根據香港政府的設想,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會由香港的西九龍至港深邊境的落馬洲一帶,線路全長26公里。開通后,將會連接國家正在興建、長達16000公里“四縱四橫”的高鐵網絡,讓港人迅速到達其他內地城市:5小時到武漢和廈門,8小時到上海,到北京也只需10小時。屆時高鐵將為香港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每年預計可為港人節省4000小時交通時間,50年的經濟效益達850億港元。這還未計算旅游和投資的收益。 但在官方及社會主流意見基本認同應該興建高鐵的時候,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香港社會開始出現反對的聲音。這其中,造價方面引起的不滿最為嚴重。 “反高鐵·停撥款大聯盟”指出,港府最終的方案是要向立法會申請652億港元,連同16億港元工程備用開支,立法會要批復的撥款高達668億港元,加上征地和賠償菜園村居民的開支約20億港元,整項工程所需接近700億港元,即每位香港市民平均需要承擔約1萬港元。這比政府在2008年初公布395億港元造價增加了差不多一倍! 目前,臨近8日香港立法會財委會高鐵撥款審議,政府和反高鐵團體的角力也進入白熱化階段,紛紛盡最后努力“拉票”。 香港政壇人士分析,現在的立法會財委會中,支持高鐵的議員占多數,估計高鐵撥款將獲得通過。一旦通過,意味著香港高鐵最快有望于2015年落成。 “其實,但凡這種工程浩大的項目,政府都應該有政治考慮,不能簡單相信單從經濟和專業角度,就能消除所有的恐慌。興建高鐵本身是有利全香港發展的事,但從政治和公關角度來看,政府處理手法仍有不足,以致反對聲音四起。”香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認為。 |
來源:武漢晚報 |
編輯:江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