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二手車交易低迷,一方面由于新車優惠取消,二手車置換熱情隨之下降,另一方面北京等地出臺的治堵方案使二手車交易遇到一些障礙。而記者獨家獲悉,中國汽車業流通協會正準備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書面建議,希望主管部門能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推動中國二手車業務健康發展。
自北京出臺汽車“限購令”以來,二手車市場交易持續低迷,近期交易量幾乎為零。對此,北京擬出臺限牌后的相關細則,包括車牌分離和本地二手車如何過戶等,以消除車主的顧慮。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一系列障礙的消除,二手車市場將真正步入黃金發展期。
流通協會呼吁政策扶持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正忙于起草建議書,希望主管部門在融資渠道、經營管理等方面出臺扶持二手車的措施,如建立二手車鑒定評估國家標準和臨時產權登記制度,調整二手車交易的增值稅征收方式等。
知情人士透露,“推動二手車市場發展早已列在中國汽車戰略規劃中。按照2009年3月發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年至2011年,我國將大力發展包括二手車在內的現代汽車服務業,完善相關的法規、規章和管理制度。只不過,出于各種原因,二手車的相關扶持政策仍未出臺。”
目前國內二手車市場正處于冰點,二手車改革已經迫在眉睫。以北京為例,繼上月底推出2011年24萬輛新車牌照的指標后,北京二手車交易量應聲而落,近期交易量幾乎為零,二手車價格也急跌20%左右。一位二手車經營公司高層表示,“供需的迅速變化加劇了二手車價格的下跌。賣主產生了惜售心理,買主擔心過戶問題。預計一至兩個季度后,才能消化利空的影響。” 51汽車網CEO李海超告訴記者,“北京將出臺限牌后的相關細則,如車牌分離、北京本地二手車如何過戶等,這將打消二手車買賣雙方的顧慮。”更多二手車經營者擔心的是限購潮的蔓延。在北京之后,廣州等地在治堵方案中提出,凡是新購車輛,必須“一車一位”,買到車位才能買車。一旦此項政策獲批,因各地車位普遍告緊,新車銷量又有可能大跌,繼而影響二手車供應量。
二手車或借機步入高速發展期
盡管二手車市場目前并不景氣,但行業協會和有實力的二手車企業反而看好后市。李海超指出,“(限購)短期內對北京等地的二手車零售業務是打擊,但對行業中長期發展卻不是一個壞消息。”
李海超指出,第一,更多正規軍及實力企業將加注或參與二手車業務。以前不少整車廠開展了品牌二手車業務,在新車熱銷期該業務并未受到重視。“限購令”等政策出臺后,汽車銷量將更多依靠置換業務,因此4S店及整車廠將提高二手車的處理能力。第二,本地二手車零售價跌量減,有利于推動跨區域的二手車批發業務。北京二手車價格急跌20%后,上海、廣東等地的二手車經銷商積極北上購置二手車。第三,二手車價格下跌或將刺激二手車消費。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市場規模擴大后,二手車經營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從傳統的現場收車轉向電子商務銷售。從某種意義上說,限購等政策將改變二手車傳統的經營方式,對于有實力的企業來說,這反而是一個機會。”早已瞄準二手車市場的51汽車網已經迫不及待地希望抓住這些機會。據悉,51汽車網已經在北京開展競拍項目,通過其網上平臺,可以及時將北京的二手車向全國拍賣。
李海超指出,“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增長和平均換車年限的縮短,中國二手車市場在未來5年將進入黃金期。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汽車保有量第二大國家。5年前中國汽車保有量約3000萬輛,現在已經超過7000多萬輛。5年前中國汽車平均置換年限為5年至8年,現在交易的二手車平均車齡為3年。”(記者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