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高燒”的天然橡膠令輪胎企業在成本暴增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昨天,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天然橡膠主力合約價格以39920元/噸報收,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突破4萬元大關已無懸念。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不無擔憂地表示,2011年開局,輪胎企業全行業虧損面將在50%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全行業已陷入開工越多虧損越多的成本怪圈。據悉,目前已有7家輪胎企業準備在春節假期后,再停產放假半個月左右。
天膠將邁入4萬元時代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天然橡膠價格一路上漲,成為大宗商品的領漲品種。昨天的期貨市場上,天然橡膠再次成為明星品種分外搶眼。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天然橡膠主力合約價格暴漲1865元/噸,接近漲停,最終收報39920元/噸,創下歷史新高,距離4萬元關口僅一步之遙。自11月底的短期低點,一個半月時間,天然橡膠價格已經上漲超過了30%。
價格的持續上漲并沒有抑制下游企業的采購活動,相反,還導致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天膠資源的爭奪戰中。據了解,歐美輪胎巨頭紛紛加入到對天膠的采購活動中,就在前幾天,普利斯通買入泰國2月船期的RSS3等級橡膠,每噸到岸價高達5300美元。
“價格暴漲反而加劇了輪胎企業對天膠的采購,原因是現貨實在太緊俏了。”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信息部的一位人士說。由于歐美需求繼續回升,東南亞地區頻頻出現國際輪胎制造商的身影。
“這些公司利潤可觀,對原料價格有更高的容忍能力。在有限的資源面前,中國輪胎企業不得不跟隨進場,原料也就顯得更為緊缺,反過來大家爭奪天膠資源進一步推升了價格。”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處的工作人員告訴商報記者。
不過,對于天然橡膠上漲也持有不同看法。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鋒認為,作為市場經濟,任何原材料的價格波動都應屬于正常,但是天然膠價格的波動卻極不正常,是受到國內外一些利益集團的炒作,致使其漲幅瘋狂,最高時逼近5500美元,現在現貨也接近5300美元。
輪胎企業風險不斷升級
實際上,隨著天然橡膠展開的這一輪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作為用膠大戶的輪胎企業的經營風險早已經開始不斷升級。
商報記者從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了解到,實際上,該協會自去年4月份開始,就曾多次對天然橡膠的上漲對行業內企業發出預警。2010年4月29日,該協會發布了《關于天然橡膠形成新一輪漲勢的情況通報》,隨后在2010年8月30日發布《關于當前輪胎生產經營情況的預警報告》中指出,輪胎企業的生產成本已經上升了30%,企業虧損面達20.9%。
但是,情況隨著天膠價格的上行也不斷惡化。2010年11月9日,輪胎分會發布了《關于應對天然橡膠價格持續瘋漲的情況通報》。通報指出,去年以來,天然橡膠價格高企已抬高了輪胎企業50%的生產成本,企業雖已多次上調輪胎價格,但仍無法抵消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劇增,去年1至11月,輪胎行業利潤同比下降22%,虧損面達26%。如果將非會員企業算在內,那么全行業的虧損面已接近50%,利潤連續6個月下降,達到歷史最低水平,輪胎生產已陷入了開工越多虧本越多的困局。
據了解,在我國天然橡膠消費中,輪胎類占比達70%。面對高漲的天然橡膠,輪胎企業在2010年曾多次提價。據風神股份投資者關系管理部的秦先生介紹,去年,公司在斜輪胎上的提價幅度大約在20%左右,而公司所使用的天然橡膠原料基本上全部來自東南亞地區的進口。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各種輪胎的平均提價幅度在20%左右,而輪胎成本已經上漲超過50%,所以提價并沒有轉嫁企業的生產成本。。
據杭州中策公司董事長沈金榮介紹,目前輪胎的社會庫存量已經超出正常庫存的50%,“因為所有經銷商去年都有漲價預期,現在已經積累了一年,面對這種壓力,企業只能選擇減產或者停產。”
商報記者從輪胎分會了解到,企業越開工越虧損的困境導致大多數輪胎企業不得不開始計劃減產,甚至停產。為了應對目前暴漲的天然橡膠價格,7家輪胎企業準備利用春節假期,擬延續放假時間,大約在春節后停產放假半個月左右時間,以減少用高價原料生產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