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高油價危機,2006年本田推出了最新一代思域混合動力汽車投放市場,并打出了“未來綠色汽車代表”的旗號。讓本田未曾想到的是,在美國和加拿大,其引以為傲的思域混合動力汽車遭遇了大規模電池投訴潮——2007年產的思域有三分之一投訴與電池有關,車主們抱怨該車沒有預想中的節油環保,并且高科技電池比設計的初衷要“短命”幾年!為此,本田公司在北美地區不得不宣布召回近四萬輛思域混合動力汽車。
盡管此前被國外車主投訴的“短命”電池只存在于2006、2007款思域混合動力上,但日前汽車投訴網(www.qctsw.com)接到來自北京的思域混合動力車主楊先生投訴稱,其2009款思域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也存在同樣的故障,而4S店采用的ECU升級解決方案竟然只是“拆東墻補西墻”。
09款混合動力思域電池電量下降,油耗大增
熱愛環保的楊先生在北京泛之旅4S店購買了一臺09款東風本田混合動力思域汽車,原本指望環保出行的他很快便失望了。
購車半年后,楊先生就發現這臺混合動力的電池存電量下降月明顯,并且還存在無法完全充滿電的現象。楊先生在投訴中稱,新車時充電20分鐘就能充滿,而現在是幾個小時過去依然無法充滿,每次充完電后電量提示屏顯示依然還缺兩格電。
楊先生為此特意去了東風本田指定維修商鴻粵田4S店進行檢修。鴻粵田4S店維修技師在試車后承認電量下降過快,存在異常,但也不清楚故障原因,經過長時間討論,4S店決定給該車做ECU升級,稱該方案可以解決電池的電量問題。
楊先生從網上相關介紹中了解到,經過ECU升級,汽車動力可提升20%,且油耗還會下降5%,便同意ECU升級,但升級后的情況大大出乎他意料。
他發現升級后混合動力電機參與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原來所謂的升級只是限制了電機的輸出功率,表面上看電池確實更耐用了,但要保證汽車的動力性能,只能加大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而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增大后,直接的后果就是油耗上升。楊先生留意過,他的汽車升級后百公里油耗一般都在8升以上,最高可達9升多,是廠家標稱4.7升的兩倍,這一油耗也大于思域普通汽油版的正常油耗,已經完全沒有了節能、環保的特性。
因油耗上升明顯,楊先生只得再次到鴻粵田4S店檢修,但4s店稱該車市場保有量太低,4S店平時接觸不多,對該車的性能也不是特別了解,無法拿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只能與廠家聯系處理。
4S店將試車的相關油耗圖片傳給東風本田后,東風本田沒幾天就回復說該車油耗高系人為操作原因,電池也不存在問題。但對于車主提出的讓企業技術人員操作來測定廠家認可的油耗這一提議,企業卻一直未予回應,而廠家認為電池不存在問題的依據僅僅是因為——“混合動力故障燈不亮”。
出于對廠方鑒定結論的不滿,楊先生當即與4S店進行交涉,但4S店稱,他們有向廠家申請為車主更換電池,但最終因廠家不同意而擱淺。
2011年2月1日,楊先生再次向東風本田進行投訴,要求廠家提供相關技術人員的電話,讓專業人員來檢查。而在這期間,楊先生多次致電東風本田客服中心,只是得到該公司客服說會與相關部門聯系再給回復,但一直以來,東風本田卻沒有任何人給楊先生回復。而汽車投訴網在楊先生投訴后也曾多次督促企業應積極與車主溝通協調處理情況,雖然東風本田每次都稱會盡快安排相關人員進行協調處理,但楊先生向汽車投訴網反饋稱,在投訴后他同樣也沒有得到任何來自企業的協調或回復。
楊先生告訴汽車投訴網,他現在對這臺進口的本田思域混合動力車很是失望,廠家明明宣稱百公里油耗僅4.7升,而車主們的實際油耗大都在6升以上,本來6升多也沒關系,畢竟還屬低油耗之列,但現在油耗高達9升多,節能環保已成了“空頭支票”。本來有幾位朋友也想買思域混合動力車的,聽到楊先生的遭遇后,大家已明確不再考慮思域了。
耗油量高達9升,這對號稱節能環保的混合動力思域來說多少是個笑話,對此楊先生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將車的ECU降級到原來的程序,恢復新車時的狀態;二是更換性能下降的電池。
從最初反映情況到現在,在近一年的時間里,楊先生的汽車電池和油耗故障至今都未能解決!這也讓楊先生對本田的產品和服務徹底失去信心。
投訴原文:購買半年的09款東風本田進口混合動力思域油耗過高,電池存電量下降【QT26554】
思域混合動力汽車在國內疑似“雞肋”
混合動力汽車在歐美獲得較大成功后,本田原本想利用思域混合動力汽車也在國內風光一把,只是慘淡的銷售數據實在讓本田尷尬。
據了解,東風本田思域混合動力汽車自2007年11月在國內上市后,近半年時間全國也只銷售了20輛,2008年全年也不足300輛。雖說近兩年的銷售量有所增加,但與傳統動力汽車相比,銷售量仍然微不足道。
混合動力汽車的尷尬:
盡管混合動力汽車在國內被熱炒,但其叫好不叫賣卻是不爭的事實。對于思域混合動力汽車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國人為何鮮有熱情呢?汽車投訴網評論員大陳認為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 價格高昂。在眾多分析混合動力汽車滯銷的論調中,一種普遍的觀點就是高企的價格,比同級別汽車高出5-10萬,其差價足以澆滅絕大部分消費者的熱情。
2、 “回報”低。原本有不少車主是沖著混合動力車節能省油而去的,但仔細分析后不難發現,在國內要開30多萬公里才能從節省的油耗中省出購車時多花錢,購買混合動力車省錢很可能是一廂情愿。
3、 安全疑存隱患。早在2008年,一場有關混合動力汽車的信任危機就悄然上演。一向非常關注自身權益的北美消費者發現,像思域等混合動力汽車存在較為嚴重的電磁輻射問題,甚至會引發身體不適。加拿大一家監測機構還表示,他們在混合動力汽車內監測到較強的電磁輻射。對于混合動力汽車的電磁輻射危害,盡管目前還沒有深入研究,但絕對不是杞人憂天!
4、電池不給力。目前思域混合動力汽車使用的是鎳氫電池,其在混合動力產品中不算太出色,此前國外車主頻頻投訴的思域電池故障就可見一斑,而電池的實際壽命比設計初衷要短上好幾年,更反映出其電池性能的不給力!
5、 服務不盡人意。思域車主楊先生就告訴汽車投訴網,因思域在國內銷售量甚少,4S店接觸這方面的維修更是少之又少,加上混合動力汽車又屬新鮮事物,在出現故障時,4S店很難提供有效的服務,如技術故障難以準確判斷等,在這種情況,消費者又怎能放心購買?
點評
楊先生的這個問題是缺陷還是個案,目前我們不得而知,但不管如何,企業都應該積極協調處理,為車主解決問題。如果與北美的故障情況一致,更應該采取召回措施,切實保護好消費者的權益。
中國的汽車行業一路井噴,在各家車企賺得盤滿缽滿的同時,整個消費環境也由原來的產品競爭延伸到服務競爭上來,而從現在東風本田的處理態度上,我們看不出有任何一點能讓消費者滿意的地方。
如果繼續這樣的服務態度,我們很難相信東風本田在以后的市場競爭中能夠贏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