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來,汽車補貼政策暫不會退出,而會以提高門檻的方式繼續。
近日,針對市場“汽車補貼政策將于6月退出”的傳言,工信部正式做出回應。5月20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強調,“工信部未正式說節能汽車補貼要取消,至于資金用完后是否延續,要看最后的評估結果,再進行討論。”
節能補貼6月退出不太可能
最近,關于節能汽車補貼政策可能退出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在市場終端,不少汽車經銷商為了促使搖擺客戶果斷下單,甚至以此作為促銷噱頭吸引消費者。然而,對于這一傳聞,相關主管部門和各大汽車企業均并未明確。
而市場上,對于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退出主要原因源于專項補貼資金可能用完。據了解,2010年6月起執行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之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對購買1.6升及以下綜合燃料消耗量提前達到下一階段目標值的乘用車給予3000元/輛的補貼,共120億元專項補助資金預計6月左右將全部用完。
“按照預計,資金有可能6月用完,但我們從未說過節能汽車補貼要取消,至于資金用完后是否延續,要看最后的評估結果再作決定。”日前,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首次對市場傳言作出回應。
此前,比亞迪等企業曾經在內部召開會議,商討應對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退出的策略。不過,該品牌華南區有關負責人近日對記者稱,“之前有聽過業內吹風,目前看來6月退出的可能性不大———若真退出,相關部門早就應發通知,其次目前市場環境不好,該政策若退出有可能引發汽車行業大震蕩。”雪佛蘭、江淮汽車、上海大眾、奇瑞等經銷商均表示,即使有部分品牌以此為促銷手段短期內能促訂單上升,但長遠看有可能給消費者造成“欺騙”之感,反傷品牌。
節能項目與燃料油耗獎懲制掛鉤
“目前暫時不退出,但未來門檻將會提高。”上海通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主管部門已經召集各大汽車集團開會,商議節能汽車補貼新政走向。最終仍將執行節能汽車補貼思路,但節能汽車補貼的門檻將提高10%。按照第三階段油耗限值標準給予補貼,從目前百公里平均油耗6.9升提高至6.2升。”
事實上,今年3月份,工信部在海南舉行的汽車工業會議中就透露,要把節能項目申報與第三階段油耗限值掛鉤。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也表示,未來將制訂發布汽車消耗量發布辦法,建立健全汽車節能管理制度,形成基于車輛燃料消耗量的財稅獎懲機制,令節能項目與油耗相掛鉤。
不過,有企業向記者表示,若節能汽車目錄與油耗限值相掛勾,同時油耗從原來的平均6.9升收嚴到6.2升,則對眾多企業申報節能車型會產生深遠影響。該人士稱,目前節能項目入圍車型是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申報,不排除有企業申報產品時油耗與使用實際油耗有偏差。
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賈新光(微博)透露,若真提高節能項目門檻,這對于小車市場而言將會重新洗牌,部分車企不僅在技術上有難度,重要的是企業的成本會增大,一些實力較差的自主品牌將面臨出局的壓力。
車企推節能小車應對變化
事實上,節能汽車補貼的門檻將提高10%的政策還沒公布實施,但一些先行企業已開始布局。市場上,一批以小排量又節油的高端小車已爭先上市。
如長安福特馬自達推出的新款福特嘉年華,排量1.5升,平均百公里油耗為7.86升。雪佛蘭排量1.4升、1.6升的愛唯歐,其中排量1.6升的兩廂愛唯歐,五速手動變速箱的百公里油耗為6.8升;六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百公里油耗為7.2升。
自2009年以來,小型車市場逐漸升溫,福特嘉年華、雪佛蘭、賽歐都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雪佛蘭市場營銷部部長任劍瓊稱,“去年售出的車型中,約80%為1.6升以下(含1.6升)排量的”。
上海大眾華南區銷售公司總經理沈萬松則認為,一旦節能汽車補貼新政出臺,更多企業將會推出搭載渦輪發動機的小車。
無疑,具備了渦輪增壓技術的汽車企業如大眾、通用等旗下品牌將率先獲益。而一直對渦輪增壓不屑的日系車企和自主品牌也紛紛將增壓、直噴發動機列入產品計劃,欲通過內燃機技術提升加入未來的節能競爭潮中。據稱,裝備1.6L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的新一代騏達將在月內上市。而馬自達搭載自然吸氣汽油直噴發動機的緊湊級SU V———M azda CX-5也將于明年引入中國市場,高達14:1的壓縮比也將再一次向國內的油品發出挑戰。比亞迪、長城、奇瑞也將自己的增壓新動力產品在今年上海車展上亮相……可以看到,一股推節能小排量車的潮流已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