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管所內,中介老姚將一張身份證,一張駕駛證交予接頭人。

京海車管所內,馬文靜庭長和殷偉明書記員將證件交給辦理業務的民警。
4S店人員報價13萬“辦車牌”
老姚,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
他自稱在京城車市摸爬多年,熟悉多家4S店、汽車交易市場等,看到北京上車牌難的市場,干起中介的買賣。他的“路子”可以規避搖號上車牌,“只要把身份證給我,別的都不用管,你就等著拿車牌就行了。”老姚說。
老姚總是隨身帶著不少客戶的身份證,其中一名是賈姓女客戶。
記者聯系到該客戶,賈小姐稱,的確托了西四環一家4S店的潘姓銷售顧問辦理牌照,交了8.5萬元的現金,對方承諾是一個月辦好。
12月18日,記者以買車名義探訪賈小姐所說的這家4S店,找到賈小姐所說的潘姓銷售顧問。
記者表示想買車但搖不到號,問潘姓顧問有沒有“路子”。“現在查得太緊,我們也沒有辦法”,潘馬上回答。
隨后,記者表示對他們一輛價值150余萬元的車有興趣,說是朋友介紹的。
潘姓顧問表示,可以以個人身份介紹中介,代辦車牌,“說實話,這走的都是非法途徑”。
關于具體操作,潘姓顧問說是中介辦理,沒有合同,他先代收辦理車牌的費用。因為朋友介紹過來的,辦理普通車牌的價格是13萬元,一般兩周之內就能拿到車牌,“這個月剛幫客戶辦了一個”。
辦一車牌4S店人員給中介7.5萬
飯桌上,老姚夾子里兩沓身份證,“想買車人”的身份證是從北京多家4S店人員手中收集來的,“要賣車人”的身份證來自于二手車市場。
“這是我新收的一筆生意。”老姚說著,拿出一份協議和一張欠條。
協議顯示,甲方呂某(身份證4127……)將楊某等7人的證件交予乙方(老姚),用于辦理7個北京車輛指標手續。乙方保證在2011年12月9日至2012年1月10日將指標手續辦理完畢,交予甲方。甲方將一萬元定金交予乙方,作為前期運轉的保證金。乙方辦理途中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甲方索取除定金外的其他費用。辦理完成,甲方將余額51.5萬元一次性付清。
欠條顯示,呂某欠老姚51.5萬元,此欠條至車手續到手生效,或網上查證生效。該欠條結尾,有呂某簽名,日期為12月13日。
老姚稱,這筆生意是與亦莊某高檔品牌4S店銷售經理談成的,出于安全考慮,對方簽字者是經理的侄子。
但此說法并未得到證實。
按照該協議,老姚辦理7個客戶收費52.5萬元(定金欠款),也就是說辦理一個北京車輛指標收費7.5萬元,“4S店向客戶要多少錢,這個我管不著。”
“我們這一行都是跟熟人做。”老姚說,他的4S店關系戶分布在亦莊、回龍觀,亞運村等地,都是高檔轎車的4S店,“買好車的人,才舍得花10萬元辦牌照”。
“買車人”“賣車人”隨意配對
“辦成事再收錢”,是老姚等中介的行規。
老姚說,靠定金根本不夠,每辦一個指標都要先墊付四五萬元,這也是他一般跟4S店人員簽協議,而不跟客戶簽協議的原因,“4S店一般跑不了”。
老姚的“墊付”第一項就是收購二手車。
多年混跡汽車市場,老姚很容易找到要出售的二手車。他說,以前很多外地人在北京工作或做生意買了車,也有一些北京周邊的人買車也上北京牌照,這些人需要變賣車輛時都成了他的貨源。老姚手下有人專門在天津等二手車市場收車,一般會挑選破舊、接近報廢的舊車收,平均2萬元就能談妥。
跟普通買賣不同,老姚的人會跟賣方要求,借用身份證和駕駛本、行駛證15天左右。
這樣,“想買車人”、“要賣車人”的身份證都匯聚到老姚手里。
“他們互相都不認識。”老姚指著兩沓身份證說,所謂“對應好”都是隨機的,“只要是買車人的和賣車人的對應就行”。
剩下的事情,就要老姚靠“路子”將“賣車人”的車過戶到“買車人”名下。
老姚說,自己以前只是做這種生意中的一個環節,比如收車等,成本小利潤也小。從今年8月份開始,隨著人脈的擴張,他開始獨攬全部環節,一個月能辦下來十多單生意。經過老姚手過戶的車牌就達近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