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吳先生因為自己的車加了劣質的制動液,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了驚險的一幕。一天,吳先生駕駛的車,在北京八達嶺高速公路的一個下坡路段突然剎車失靈,眼看著前面的車輛距離自己越來越近,他只能采取極端的處理措施。

吳先生:“那天是在八達嶺高速公路上,我回北京,車速也比較正常,到一個下坡的時候,我踩剎車,發現剎車沒有了,踩下去之后根本沒有反應,車速越來越快,我根本就沒有辦法控制住車了。我前面是輛大貨車,本來它的車速就不快,再加上它已經剎車了,眼看著我的車就要鉆到它的車底下了。對面車又多,想從左面超車根本就不可能,我只能一把打到右側,還好車速不是特別快,撞到隔離帶上停下來了。”
雖然沒有發生更嚴重的后果,但是吳先生現在回想起那一幕還是心有余悸:“幸好當時我處置比較得當,要不然還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樣的事,一回想起來就覺得害怕,我到現在還是不敢開車。”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剎車失靈呢?吳先生將車送到了修理廠,修理廠對這輛車的剎車系統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是剎車片,剎車管路都沒問題,就是剎車油質量不合格,造成這輛車剎車失靈。
劣質剎車油成殺手

北京市汽車修理公司六廠助理工程師孫滿忠對記者說:“也是先問問這個客戶,說當時他踩的時候,就是突然一腳剎車沒有了,然后我們又檢查一下各個油管、油位,都是正常的,但是通過我們這個剎車油測試,這個水分分析儀檢查這個制動液,含水量偏高了,就是由于制動液這個含水量太高,在連續踩剎車的時候產生高溫,造成剎車油瞬間汽化,造成踩剎車的時候沒有了。”
孫滿忠還告訴記者,這樣的情況在他們修理的車輛中并不少見。經過他們的技術分析,除了司機駕駛處理情況不當,酒后駕車這種極特殊的情況,由于剎車油的狀態不好或者說里面的含水量過高造成的追尾事故的比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
剎車油:也叫制動液,是整個汽車制動系統中的傳動介質,主要作用是將制動力傳遞給剎車終端。然而對于絕大多數司機來講,如此重要的制動液卻是一個陌生的東西,記者的隨機采訪顯示,大部分司機都把更換制動液的工作交給修理廠完成。
記者:麻煩問您一下,您平常這個剎車油是自己換還是在修理廠換?
司機:剎車油肯定得在修理廠換。
司機:都是修理廠換,自己換不了吧,好像是。
記者:你自己沒換過,是嗎?
司機:沒換過。
司機:修理廠。
記者:一直都是在修理廠換,是嗎?
司機:對。
記者:自己換過嗎?
司機:沒有。
記者:那你在修理廠換的時候你看過剎車油是什么樣的嗎?
司機:沒有,不知道什么牌子的。
記者:給你換什么樣就是什么樣的?
司機:對。
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一些小的修理廠和修車鋪只能提供一到兩種制動液,消費者選擇的余地很小,經過了解我們得知這些修理廠的制動液基本都是從汽配市場上購買的。那么汽配市場上銷售的制動液質量究竟怎樣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對全國各地的汽配市場進行了調查。
在對北京幾家大型汽車配件市場調查中,我們發現同樣是制動液價錢卻參差不齊,有一些原廠配套的制動液價格在40多元一瓶,有的甚至更高,還有一些同樣規格的制動液價格在20元左右。而在有些汽車配件市場,記者發現有一些制動液的價錢只有10元錢左右,還有一些只要幾塊錢。記者對這部分制動液市場進行了調查。
記者:這個多少錢?
經銷商:12元。
記者:12,這是你們最便宜的?
經銷商:再便宜就是那種透明桶的,3塊錢一瓶。都能用,加水都可以,就那個3塊錢的那個就能用。
記者:3塊錢的也能用?
經銷商:是,真的。
在上海,記者和質檢部門的執法人員在調查中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在上海市吳中路汽配市場一家經銷制動液的商店,記者注意到不同品牌的制動液價格同樣是從30多元到幾元不等。
執法人員隨機抽取了三個樣品,利用他們的快速檢測車對這三個樣品進行了檢測。在制動液的諸多指標中,最為關鍵的一項是平衡回流沸點,這個項目測定的是制動液沸騰的溫度,簡單的說就是沸點越高的制動液越不容易沸騰,對行車安全就越有保證。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制動液分為三個等級,最低等級制動液的平衡回流沸點不得低于205攝氏度。
檢測結果顯示,價格在20元以上的樣品,平衡回流沸點達到了215攝氏度,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而價格在10元以下的兩個樣品,平衡回流沸點分別只有85攝氏度和81攝氏度,遠遠低于國家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