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花幾百元錢買了一雙真皮皮鞋,發現鞋幫用的是人造革,或許會心生不滿,發點脾氣;而如果您花幾十萬元買了一輛豪華轎車,發現所謂的真皮座椅只是真皮、仿皮的結合體,那可能就會心痛不已了。
杭州一位鉑銳(參數 圖片 拷問)車主李鋒就有這樣的不快經歷。購車半年以來,他一直在為愛車座椅上的那張皮而心煩:“當初銷售員告訴我全車座椅都是真皮的,可就屁股下一塊是真皮,那鑲一小塊真皮都叫全真皮了?這不是明擺著欺騙消費者?”
現狀:全真皮座椅貼了一半人造革
去年10月底,李鋒在浙江中汽瑞德汽車有限公司看中了一輛21.3萬元的鉑銳2.7豪華版汽車。因為店里沒貨,當時的銷售部童經理為他從紹興匯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調來了現車,開的是紹興公司的發票。李鋒依然記得看車時,廠方廣告上宣稱的“真皮座椅”讓他十分心動。
然而不到一個月,李鋒在做一次汽車美容時卻發現了一個讓他非常吃驚的情況。“當時貼膜的小工不小心在后排座椅的頭枕上戳了個洞,我撕開一看斷面,這根本就是人造革!”李鋒回想起產品配置說明上明明白白寫著的“真皮座椅”和當時銷售員一口一個“全真皮打造”,頓時有了一種被欺騙的憤怒。
隨后,李鋒找到了中汽瑞德售后維修部求證。“連他們的技師都說是人造革的。他們還給拍了照,寫了報告向廠家反映。”然而,原本以為勝算在握的李鋒在等了數月以后,卻發現4S店的報告石沉大海。今年年初,李鋒幾乎每隔一個月就給廠家--北京奔馳(參數 圖片 拷問)-戴姆勒克萊斯勒(參數 圖片 拷問)汽車有限公司的客戶服務熱線打電話投訴。打了四次,依然遲遲沒有得到滿意答復。
爭議:真皮座椅是否該全真皮打造
李鋒所開的鉑銳車座椅是否真的含有非真皮面料?記者找到了當時負責為李鋒做質量索賠鑒定的中汽瑞德維修顧問項清卿。“我們當時把李先生那輛車的前后座椅皮套都拆了下來,通過肉眼觀察面料紋理,感受不同部位的軟硬質地等,鑒定認為全車座椅只有乘坐人員臀部、后背靠的部位是真皮,約占到50%至60%的座椅皮料面積。”項清卿說。
店內索賠員陳斌表示,李鋒的車并不是特例,這批鉑銳車都是這樣的配置。
在“汽車之家”論壇鉑銳車主俱樂部里,李鋒的遭遇迅速引來了近50條跟帖,許多鉑銳車主都非常關注。網友“回憶中人來人往”寫道:“剛才仔細看了一下,可以確認,屁股下邊、后背靠的地方這兩條是真皮,其他(拷問)頭枕、邊上的包圍都是人造革,以前確實沒注意,即使知道也還是會買,不過這么宣傳全車真皮就不對了。”“江南煙雨0531”表示:“要廠家給個說法。人造皮和真皮價格差異很大!難道是'真的人造皮'的簡稱'真皮'嗎?”雖然大部分車主能夠接受非全真皮打造的座椅,但廠家拿“真皮座椅”來吸引顧客的方式,還是招來了眾多質疑和不滿。
專家:皮質真實成分廠方應當明示
那么,作為汽車廠方--北京奔馳(圖片)-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究竟是如何定義“真皮座椅”,又是如何看待消費者的疑慮?記者撥通了該廠客服部門產品咨詢熱線,客服代表信小姐的回答是:“鉑銳2.7豪華型座椅是全真皮面料。”當記者追問真皮的面積時,對方卻回答:“不清楚,需要將問題反映到廠家有關部門。回復時間不能保證。”這也是自去年11月投訴以來,鉑銳車主李鋒得到的一成不變的答復。
而4S店方面,無論是賣車的紹興匯豐店還是做維修索賠的浙江中汽瑞德店,均表示還未接到廠方就此事的表態。紹興匯豐店相關負責人表示,真皮座椅是廠家的一種宣傳,銷售員的解釋如果對顧客產生了誤導,他們只能做口頭致歉并協助顧客與廠家再次交流。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浙江省汽車消費專業維權委員會委員--浙江天杭律師事務所的鄭承劍律師。“廣告上說的'真皮座椅'并沒有注明真皮的實際比例,這足以造成消費者產生'全真皮'的理解。4S店隱瞞了產品材質的真實屬性,其實是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由于賣方是紹興匯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鄭律師建議,如果真皮座椅面料中含人造革成分的情況屬實,消費者可以直接向這家4S店要求更換全真皮座套。
記者調查發現,非全真皮面料的座椅以假亂真的現象在國產車型中非常普遍。為了體現車型的檔次,不少廠家把真皮座椅包裝成一個產品亮點來吸引消費者。但為了降低產品成本,大多數座椅的側面、后面雖然與正面顏色相同,但皮質柔軟,質地相對較次。
在國外,廠家對真皮座椅概念的界定非常嚴謹,全皮就是全皮,不是真皮必須向顧客說明。而國內,汽車廠家玩文字游戲的行為還未得到有效約束。2007年,國內一款車型就曾因“真皮座椅”的虛假宣傳引發了群體性投訴風波,最后廠方表示將汽車資料中 “真皮座椅”的說法改成“部分真皮”或“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