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歐盟委員會決定,批準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大慶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并購瑞典沃爾沃轎車公司。這是3月28日,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的沃爾沃公司總部,中國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簽署收購協議后出席記者招待會。
歐盟競爭委員會當地時間7月6日發布聲明稱,吉利與大慶國資委聯手收購福特集團旗下沃爾沃轎車一案,已通過歐盟企業并購管理機構反壟斷審批。此事意味著吉利在和福特達成收購沃爾沃協議三個月后,終于迎來了實質性進展。
不過業內專家稱,吉利要想在預定時間內順利迎娶沃爾沃,未來仍需跨越數道坎。
審查 系列大考還在后面
盡管吉利順利通過了歐盟委員會的反壟斷審批,但根據歐盟并購控制法規,吉利仍需要接受其他法規和機構的審查,甚至是“突然襲擊”。
“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浩英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振安律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歐盟關于企業并購的法規涉及很多內容,還有可能涉及國家安全等其他法律法規。目前,吉利已經完成了反壟斷法的審查,但“大慶國資委”的身份,可能引起歐盟不安,隨后最有可能被歐盟要求完成“國家安全”方面的審查;之后,還有“禁止國家補貼”等一系列的審查在等著吉利。而從審查程序上講,還有第一階段審查和第二階段審查之分。
根據歐盟的審查程序,吉利在此次并購中,除了要完成并購法規要求的各項審查外,還有可能需要完成知識產權等其他方面的審查。這些審查一般由歐盟委員會下屬機構,或者成員國和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提出。一旦提出,吉利同樣需要全力應對。
在過了歐盟審查關后,吉利將迎來美國監管部門的大考。除了接受《反壟斷法》的審查,《公司法》、《合同法》、《債權債務關系法》以及其他監管部門審查,甚至是美國國家安全部門的刁難,都有可能突然降臨吉利迎娶沃爾沃的大路上。最后,在接受了中國監管部門的審批后,吉利才能真正“抱得美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