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長春一汽制造的解放商用運輸車不但沒有給李幸福和他的家人帶來幸福,反而令他們的生活漸入窘境。李幸福雇用的兩位司機因此車存在安全隱患而先后辭職,司機告訴李幸福:你買的新車還不如人家的舊車,再開下去不一定哪天我們的命都沒了。
文/圖 趙旭東
“新買的運輸車,卻常常要進維修站,用車時間沒有修車多。買車的錢里有十幾萬都是借貸來的,別人買車都是開開心心掙錢,沒有想到我們家買的新車不掙錢不說,還給我和家人帶來無盡的煩惱。我們身為農民,一家老少咋生活,請你們幫幫我,評評這個理。廠家不講信譽,欺壓消費者,我們痛苦又無助,請你們管管這個事,救救我這個窮苦百姓和我們全家吧!”談及自己的遭遇,家住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東關的李幸福不由得滿臉悲憤。
李幸福的岳父牛啟中一手拿著購車發票一手拿著維修記錄給記者看。
車主:半年進了7次修理廠
事情的經過還要從2009年說起。
去年冬天,看到身邊不少朋友跑運輸賺錢,家境一般的李幸福也動起了心思。經過多方考察,2009年11月8日,李幸福和家人一起來到周口市大慶路北段的鶴翔汽車城,支付了102000元的裸車費用,購買了一款車型為CA5133的解放牌商用運輸汽車,并委托購買安裝了相應的車廂。
李幸福說,這輛車從手續辦起到上路跑車,所花的費用已經達到了15萬元,除了自己的兩萬元外,其余全是借貸款。
辦完手續后,李幸福一臉幸福地把車開回了家,他興奮地把兒子舉過頭頂,轉過頭對老婆說:“車輪一響黃金萬兩,這下我們就有好日子過了,一年后我們就可以買房子了!”
然而好景不長,剛開始跑了兩趟車,新車便出現了檔位掛不上的問題。2009年11月29日,他們將車開到周口敏達服務站(注:長春一汽維修站)維修。
同年12月19日,車子再次出現檔位問題。
然而過了不到一個月,2010年2月7日,該車又出現二三檔掛不上的毛病,李幸福只好又將車送到維修站,2月27日維修站再次更換了同步器。
豈料由于同一問題,3月25日李幸福再次把車送到了維修站,4月5日維修站給車輛更換了新的變速箱和同步器。
取出從維修站剛剛修好的車,李幸福心想“這次總可以好好跑車掙錢了”,誰知不到一個月,汽車又在路上出現了二三檔掛不上的毛病。“這一次車是5月7日從維修站開出來的,拉上貨物開始跑車,沒有想到又出現上坡的時候掛不上檔的毛病,差一點連人帶車掉下山崖,險些釀成重大事故。”李幸福回憶說。
由于車輛存在著安全隱患,兩個司機都先后為此辭職不干了,理由是:你買的新車還不如人家的舊車,再開下去不一定哪天我們的命都沒了。
“我根本沒有想到,這輛車不但沒有像想象中掙錢,反而給我和家人帶來無窮的煩惱。新車買回來后就幾乎月月要進修理廠,每次車壞送修,最短的時間是4天,最長的一次是20天,一般的時候也要十三四天。拉貨的時間還沒有放在修車廠的時間長。”李幸福的岳父牛啟中說。
維修站:我們也無能為力
在此期間,李幸福和家人曾多次找經銷商協商。但是經銷商的解釋是,車出現問題不是他們的責任,他們只負責管銷售,有問題只能找維修站解決。
而李幸福的車輛緣何在同一部位多次出現同樣的問題,連技術人員也不能解釋清楚:“這個現象是怎么回事搞不清。高級技術人員都來看過了,現在我們也無能為力。維修站是修車的,修不好俺也沒辦法。俺就像醫生看病,看不好,你想轉院就轉院,想咋辦咋辦,出了問題俺也不負責。找廠家,應該廠家負責。”
正當李幸福拿起電話準備撥通廠家電話時,維修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又開腔道:“有錢你就打吧,看浪費誰的電話費,廠家根本不會管你的。以前也有這樣的事情,不定哪批車毛病多。像你這樣的車,幾十輛里不見一輛,趕上了,只能認倒霉了。”
萬般無奈之下,李幸福只好到周口市消費者協會投訴,要求經銷商退車。消協認為按照相關規定:“同一部位故障維修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就應該為消費者更換同一型號同一規格的產品,消費者要求退換貨的就應當免費退換貨。”既然已經維修多次無法正常使用,就應該退車。但經銷商認為:“我是賣車的,我只負責售前服務,車壞了只能找維修站維修,要退車換車只能找廠家。再者我只是給廠家打工的,我也做不了主。”
在車輛的處理問題上,牛啟中表示自己一直在和廠家交涉,但廠家的說法卻是:“國產車幾十輛里面不出現一輛問題車是不可能的,這個誰都不敢保證。都合格不出問題,還要三包干啥,關鍵是出現了問題怎么辦。車的問題再嚴重,你看見過有廠家給換車退車的嗎?現在都是修,大廠的車輛,售后到位,服務也跟得上,你天天修都可以的,小廠的車輛修上幾回就不管你了。要說換車或退車,對于我們大廠來說不是難事,可是為什么不給換不給退呢?原因很簡單,如果我們給退給換了,這不明擺著讓我們廠家承認有質量問題嗎,這樣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聲譽。如果只修不換不退,就是修再多次也不算是質量問題,所以一般的廠家都是不退車不換車。如果都按照三包規定來辦的話,那該退該換的車多去了,你說我們廠家該咋辦呢?除非你拿來我們車有質量問題的依據。”
廠家如此這般的答復,使還抱有一絲希望的李幸福掉進了冰窟窿。
經銷商:李幸福的車有點邪門
6月12日下午,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來到位于周口市大慶路北段的鶴翔汽車城,見到了經銷商康海軍。
“我代理中國重汽商用汽車、商用運輸汽車好幾年了,每年都要賣出去不少車。這兩年,一汽的解放汽車在周口賣得很不錯。這些車有長春出的,也有青島出的,有5.4米長的,也有9.6米長的,除了車廂的長短不一樣外,發動機什么的都是一樣的!”剛開始,康海軍以為記者是來買車的,如數家珍地介紹了好幾款CA5133不同型號的解放汽車。
“這款車的返修率怎么樣啊?”記者問。
“返修率很低,賣的很好。”康海軍答道。
“那為什么李幸福的車返修多次都修不好?總是在同一個部位壞,是不是車本身的質量問題?”
“李幸福的車是有點邪門,老是在一個地方出毛病。我賣了不少這樣的車,人家的車都不錯,沒有什么大毛病。他們找我好幾次了,我只是一個賣車的,退車和換車都做不了主。讓他把車賣掉再換一輛,他們不干,我也沒辦法。目前,他車的問題只能讓維修站來解決了。”
困擾:質量鑒定是個繞不過的門坎
發稿前夕,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撥通了長春一汽電話0431-87666666,和對方取得了聯系。接電話的人表示需要找王經理,在告知了記者一個手機號碼后隨即掛斷了電話。當記者撥通此手機后,對方又稱“你應該找市場部的張經理”,隨后記者又被告知一個手機號碼。但此號碼被撥打多次,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目前我國尚沒有國家汽車三包規定,車主一旦買到“問題車”便會陷入尷尬的境地,經常遭遇維權難的情況。
而對于“問題車”,商家一般只承諾給維修,倘若車主要求退換車輛,商家便要求車主去給汽車進行質量鑒定。
而絕大多數車主作為普通消費者,對汽車技術層面的問題并不了解,質量鑒定費用較高且耗時耗力。因而面對商家“只給修不給退換”的態度,消費者很多時候無可奈何。
那么,李幸福的“病車”什么時候才能讓他和家人感到幸福,本刊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