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家質檢總局發布汽車產品召回通告,對包括法拉利、福特、奇瑞和東風悅達起亞在內的5個批次車型實施召回。至此,今年共有38家汽車企業在國內對其旗下產品進行召回,召回總數超過70萬輛。
頻頻發生的汽車召回事件再次引發了業界對汽車安全問題的關注,近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中心)主辦,公安部交通安全管理局、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公益性汽車安全普及活動——2010(第三屆)中國汽車安全主題巡展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啟動,12家整車企業及5家汽車零部件廠商參加了本屆巡展。
C-NCAP的警示作用
中汽中心公布了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第3批車型評價結果,共涉及6款車型,至此,2010年C-NCAP評價車型已達到22個,為歷年同期最多。
據中汽中心總工程師劉玉光介紹,C-NCAP的測試車型來自兩種渠道:首先,C-NCAP管理中心會在年底匯總本年度銷量最好的車型以及新上市兩年內暢銷的新車,入選為候選車型。為使汽車企業達到均衡,每個企業一年內只能測試兩款車型,購車資金由中汽中心負擔;此外,在所有測試車型中還有部分來自于企業自愿申請。汽車企業新上市而銷量并不突出的車型,不在管理中心的候選車型當中,企業也可自行申請進行測試,這部分車型約占總車型的四分之一。
在本屆中國汽車安全主題巡展現場,不少汽車企業代表表示了對C-NCAP的重視,認為其對提高汽車安全性具有積極影響,符合中國實際情況,將成為企業產品開發的重要依據及汽車評價的權威標準。
自主品牌的安全問題
在C-NCAP第3批車型評價結果中,6款自主品牌車型均被評定為三星級車型,在最高為5+的星級評定中,這個成績并不理想。
在結果公布當天,C-NCAP管理中心主任趙航就表示,自主品牌車型評價成績有明顯進步,但整體技術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劉玉光認為,自主品牌安全性不足的原因有二:第一、自主品牌起步晚,缺乏技術積累,對質量與安全性的把握都不及進口車型;第二、市場競爭不規范,價格因素仍制約汽車質量的提升。
劉玉光進一步表示,自主品牌只要充分重視汽車質量與安全問題,在3至5年內一定能獲得顯著提高,追趕上國外品牌車型。“上汽與吉利就是很好的例子,前者有優秀的人才與經濟支持,只要做好資源整合,提升會非常快;后者通過收購國際知名品牌,轉變發展模式,吸收高端技術,以提升自身水平。”他說道。
“C-NCAP對汽車企業,特別是自主品牌就像一只緊箍咒,質量提升這一步非做不可。自主品牌要想建立口碑,走出國門,質量就是第一關,產品質量會影響中國汽車行業的整體形象。”劉玉光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