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世界頂尖經濟學家保羅·皮爾茲在《財富第五波》一書中預言,“到2010年,與健康相關的產業將為美國經濟帶來每年10000億美元的收益,這些收益來自為大眾提供令人更健康、更美麗、延緩衰老或預防疾病的產品和服務等等”。目前,這一預期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同,各國也都在將健康產業作為即電腦信息革命之后的第五次新經濟浪潮。日前,在“2010中國(榮成)醫藥零售、保健食品發展論壇”上,中國保健協會理事長張鳳樓表示,作為一個新興的發展業態,保健產業正如朝陽一樣蓬勃向上。中國保健協會作為一支積極推動社會責任的重要力量,將大力推進健康產業中的科技研發,提高健康產業的科學和服務水平。據悉,“2010中國(榮成)醫藥零售、保健食品發展論壇”是由中國保健協會與中國醫藥商業協會聯合主辦、榮成市人民政府等單位承辦的,旨在進一步探討“十二五”規劃中健康產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途徑,同時,深入研究新醫改下醫藥零售企業與保健行業如何齊頭并進,共同發展。
據了解,“十二五”規劃首次把健康產業作為一項發展內容納入國家產業整體發展戰略之中,中國保健協會作為保健食品、保健器械以及保健服務行業的代言人,也第一次被國家發改委邀請參與了未來五年的產業結構和發展設計,這表明了政府對健康產業的高度重視。數據顯示,中國保健產業的發展速度很快,在不到15年的時間里成長為年產值上千億的產業,生產總值每年占到GDP2%,目前每年按照9%的速度增長,人均在保健上的消費達到了31元。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保健品消費支出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發達國家13%的增長率,保健產業正在成為我國的經濟增長點和戰略產業,成為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支柱。中國保健協會的研究表明,歐美國家的消費者平均用于保健品的花費占總支出的2%以上,而中國只占0.07%。近20年來,美國保健品銷量增長率36倍,日本增長率32倍,歐共體各國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長。中國市場還大有潛力可挖。
盡管中國保健產業方興未艾,但是也存在的一些發展瓶頸和障礙,張鳳樓指出,保健行業企業量大、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研發技術含量低,良莠不齊,自律意識不強,缺少社會責任感,致使違法添加違禁藥品的現象以及夸大廣告宣傳的情況時有發生,加之目前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管體系有待完善,都嚴重影響了產業的信譽度,妨礙了整體向前邁步。張鳳樓說,“下一步,中國保健協會將從以下四個方面積極推進產業的發展。首先,強化遵紀守法、誠信經營。我國政府一直把保健食品安全工作作為民生之一,協會將嚴格準入門檻,強化監督作用。第二,要加大科技投入,以市場為導向,倡導以產學研為主體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要積極鼓勵企業與大專院校合作,形成完備的技術體系。第三,大力推行質量戰略,依靠質量推動品牌,依靠品牌推動市場,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發展之路。第四,提高服務質量,將以人為本具象化,對顧客充滿愛心,把健康知識傳遞給消費者。協會將協助政府做好健康普及工作。
論壇開幕式上,中國保健協會還決定在山東省榮成市設立“中國海洋保健食品開發示范基地”。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徐華峰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一個城市設立產業綜合開發示范基地,這在中國保健協會還是第一次。近年來,榮成市立足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將水產品精深加工作為轉變漁業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全力推進“產、學、研”聯合發展之路,對傳統水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改造升級,加快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水產品精深加工增值率,培植起一批定位高端的保健食品骨干企業。因此,協會決定設立榮成“中國海洋保健食品開發示范基地”,以增強其產業集聚效應,引領保健食品企業規范、可持續發展。”
記者了解到,榮成市“海洋三品”加工企業達到600多家,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704億元,占工業經濟的40%以上。2012年,該市“海洋三品”加工能力有望達到280萬噸,銷售收入有望突破800億元,將成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最大的“海洋三品”生產基地。榮成市政府主管領導表示,將給予“中國海洋保健食品開發示范基地”中的企業和研發機構一定的政策支持,積極推進保健食品的技術研發、質量優化以及產業化水平的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