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會背板上,雙匯企業拼音搞錯,遭遇網友諷刺。
3月31日,處于“瘦肉精”危機中的雙匯集團在河南漯河召開“萬人職工大會”,集團董事長萬隆再次向消費者致歉,并稱雙匯因“瘦肉精”事件受損超過121億元。
“萬人大會”參會人員包括雙匯集團所有管理層、漯河本部職工、經銷商等。這是雙匯陷入“瘦肉精”風波后召開的第三次公開會議,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大會上,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承認“瘦肉精”事件對雙匯影響巨大:3月15日雙匯發展股價跌停,市值蒸發103億元;3月15日至今,影響銷售額15億元;濟源雙匯處理肉制品和鮮凍品直接損失預計3000多萬元;由于“瘦肉精”改生豬頭頭檢查,全年預計增加檢測費3億多元。檢驗增加的成本消化問題,萬隆表示新增費用將全部由集團內部消化,不會增加消費者負擔。
除了直接的經濟損失,此事件造成的更為嚴峻的后果是對“雙匯”品牌的巨大傷害,損失難以估量。但雙匯集團表示,一系列的損失并未影響到企業的未來發展規劃和目標。
萬隆表示,瘦肉精事件之后,雙匯原計劃“十二五”投資達到200億的想法不會改變,不過“會做一些微調,但調整幅度不會太大”,“這個事件之后,我們找到了原因,會認真的整改,整改以后我們的發展不會減速”。
危機發生后,面對嚴峻的考驗,集團迅速行動。3月16日、17日兩次發表聲明:責令濟源工廠停產自查,對濟源雙匯總經理、主管副總經理、采購部長、品管部長予以免職。要求下屬所有工廠,進一步加強對采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的質量監控,并將每年的3月15日定為“雙匯食品安全日”,自3月16日起,雙匯集團下屬所有工作除繼續按照國家標準檢驗外,對生豬屠宰實施“瘦肉精”在線逐頭檢驗。今后,雙匯將大力調整采購渠道,筑牢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墻。
根據雙匯發展于去年12月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草案,雙匯集團相關肉類資產將通過資產置換、定向增發以及換股吸收合并等方式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擬注入資產評估值約為319億元;濟源雙匯100%股權也作為注入標的之一。而在“瘦肉精事件”波及濟源雙匯后,上市公司資產重組事宜會否受到影響也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話題。
對此,雙匯發展董事長張俊杰昨日表示,目前資產重組工作仍在進行中,并沒有出現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