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品非法添加”成為新聞熱點,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級政府紛紛響應,強調要通過認真組織行業開展自查自糾、深入開展清理整頓、建立長效機制,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嚴格落實責任制和追究制,確保全面實現整頓目標。
李克強講話:持續深入整治食品非法添加行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出席“全國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以堅決的態度、過硬的舉措、更大的力度、持續深入整治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解決影響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回良玉主持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王岐山、國務委員孟建柱出席會議。會議連線省、市、縣三級,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和北京市、浙江省、長沙市、陜西省扶風縣主要負責人在會上做了發言。
李克強說,食品問題無小事,保障安全是大事,這直接關系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近期發生并查處的一些食品安全突出事件,都與食品生產經營中濫用或非法使用添加物有關,群眾對此高度關注。遇亂則治,知難而進。要把整治食品非法添加作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切入點,追蹤溯源,加強全過程管理,嚴查食品制作和加工源頭,嚴管食品添加劑使用,嚴禁非法添加物,嚴把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各道關口,促進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好轉。
李克強強調,食品非法添加危害性大,一旦發生問題,社會影響面廣,容易引起連鎖反應,必須高度重視。要以《食品安全法》為準繩,重典治亂,加大懲處力度,切實改變違法成本低的問題,要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真正起到震懾作用。一旦發現非法添加,要快查、快處,第一時間查封問題產品,責令停產停業,并給予嚴厲經濟處罰。對故意添加的,一律吊銷證照,罰沒設備,企業負責人不得再從事相關食品行業。對涉案政府工作人員,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依紀開除公職,對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并依據新出臺的刑法修正案,從重、從快予以嚴懲。
李克強指出,讓全國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各級政府守土有責,市縣政府尤其要負起責任。要標本兼治,改革并完善食品監管體制機制,嚴格監管責任制和問責制。對食品安全突出事件,不論發生在哪個地區,涉及哪個部門,都要實行問責。
保證食品安全是食品生產經營者最基本的行為準則。要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講誠信、保質量的理念,并開展相關活動。切實筑牢食品安全的基礎,維護食品安全還要依靠群眾,加強輿論監督,暢通舉報渠道,使劣質食品無藏身之地。對引起社會恐慌的謠言和不實消息,也要及時澄清。
國辦通知:嚴打食品非法添加行為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知要求,要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嚴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任何單位和個人禁止在食品生產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任何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加強非法添加行為監督查驗,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實行網格化監管,明確責任,分片包干,消除監管死角;依法從重懲處非法添加行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非法添加行為,有關部門要制定依法嚴懲食品非法添加行為的具體辦法;要完善非法添加行為案件查辦機制,加強非法添加行為源頭治理。
通知指出,要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嚴格監管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質檢部門要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從嚴懲處未經許可擅自生產的企業;工商部門要監督食品添加劑銷售者建立并嚴格執行進貨查驗、銷售臺賬制度,嚴厲查處無照經營和違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加強食品添加劑使用監管,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餐飲服務單位要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不得購入標識不規范、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定的范圍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完善食品添加劑標準,衛生部要從嚴審核、制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國家標準,2011年年底前要制定并公布復配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識標準。
通知還要求,要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強化監測預警,加強食品污染物監測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建設,強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監測,及時開展安全評估;強化協調聯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密切協調配合,強化聯合執法,規范信息發布;強化誠信自律,2011年年底前,各監管部門按系統對所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強化社會監督,地方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設立專項獎勵資金,完善工作機制,同時要打擊虛假新聞,對造成社會恐慌的假新聞制造者,要嚴肅追究責任。此外還要強化科普宣教。
通知強調,要嚴格落實各方責任。企業要切實承擔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嚴格落實部門責任,還要加大責任追究力度。
各部門“守土”有責
農漁業:做好奶站整頓、規范、管理工作;加大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監管,解決在畜禽飼養中非法添加“瘦肉精”,在水產品中使用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和農產品初加工過程中使用化學藥品等突出問題。
質檢:對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生產食品添加劑的類別、品種、流向進行備案管理;督促食品生產企業自查自糾。
工商:對流通領域食品添加劑經營行為進行整頓和規范;加強凍、鮮類食品經營銷售的監管,嚴禁在食品銷售過程中違規使用有毒有害防腐保鮮物質。
衛生:加強餐飲業及學校、企業食堂等單位采購和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監督,嚴厲查處使用不合格和非食品添加劑、不合理使用添加劑等行為。
經貿: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企業加強自律和履行社會責任。
公安:專項整治工作期間,凡是監管部門發現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行為,一律通報公安機關,以便加大摸排力度,并予以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