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后>
喜歡吃鹵菜嗎?在此,我們向您說一聲對不起,今天又倒你胃口了。但,這是我們必須做的。檢查中,幸虧沒查到像前些天那樣嚴重的問題,但有隱患和無證經營對社會的危害同樣重大,不制止,遲早會出事。食品安全提很久了,堅信智慧在民間,希望廣大讀者朋友來電分享你的妙招,我們會協助你把你的想法遞交給食品安全部門,早日實現“報紙上不再有倒胃口的爛新聞”。
昨天中午,重慶晨報記者與沙坪壩青木關派出所民警、當地工商局執法人員主動出擊,在位于青木關石碾村重慶合元養殖屠宰場內突擊檢查時發現:
一加工半成品豬頭肉的小作坊,沒辦任何證件,生產條件簡陋,用松香拔毛,加工程序有安全隱患,從此處流向市場的豬頭肉,多被小攤販制成鹵菜販賣。
廢棄廠房藏無證小作坊
昨天中午12點多鐘,合元養殖屠宰場內,偌大的廠區被暴露在烈日下,寬闊的道路上無人行走,廠區內一片寂靜,只有在散發著陣陣惡臭的豬棚內還聚集著一群人。
順著急宰車間,向廠區深處行走,一片紅色的磚瓦房出現在眼前,這里看似已廢棄許久的廠房,沒有使用的設備在磚瓦房內堆棄著,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易被人忽略的地方,隱藏著一個一天生產近500公斤半成品豬頭肉的無證小作坊。
地上四處散落著豬骨
“要買點嗎?”看見重慶晨報記者,一個赤裸著上身、圍著一個沾滿血跡圍裙的小伙子詢問到。此時,他右手帶著已發黑的白色手套正按在半截豬頭上,左手拿著夾鉗嫻熟地將豬頭上的骨頭夾下來,不過10秒鐘。
兩百平方米的小作坊內,共有四人正在對豬頭肉進行加工。小作坊內雖然并不是封閉的,但里面悶熱,3把風扇在里面開足馬力旋轉,才能讓作坊內感覺到一絲涼爽。地上四處散落著豬骨。
在發現豬頭肉加工小作坊后,昨天中午1點左右,重慶晨報記者連同青木關派出所的民警一起對該作坊進行突擊檢查,而無證小作坊如何生產半成品豬頭肉的程序也浮現了出來。
不少蒼蠅在豬頭肉上飛舞
“先放進灶臺里用松香拔毛,然后放在大鍋里用水煮熟,再放在案板上剔骨分割,再放在鐵絲網上晾曬后最后用火焰烘烤。”發現小作坊無證經營后,民警把作坊老板陳小兵叫來,陳小兵稱,經過這五道工序后從自己作坊內出去的豬頭肉肯定沒問題。但重慶晨報記者發現,每道加工工序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在作坊靠壁的地方,一個用石頭砌成的灶臺內裝著一鍋漆黑的粘液,這就是為豬頭去毛的松香。重慶晨報記者在網上查詢到,松香是一種常見的化工原料,加熱后就化成了松香油,松香本身對人體無害,但回鍋反復使用,會產生鉛等重金屬和有毒氧化物,損害肝臟和腎臟。而對此陳小兵稱:“我知道瀝青對人體危害很大,但是松香幾乎對人體沒有危害。”
在作坊工作的四人中,兩男一女在沒用任何消毒的情況下在案板上將豬頭剔骨分割,另外一名女子正在把處理好的豬頭肉放在黑色鐵絲網上進行晾曬,而鐵絲網上已密密麻麻的擺滿被分割好的豬頭肉,不少蒼蠅在上面飛舞。
在作坊的角落里,兩桶盛滿了油的油桶引起了現場民警的注意。“這些油是豬頭油。”陳小兵稱,豬頭在大鍋里經水煮過后,浮在水面上的豬頭油就被撈起來裝進桶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來收。“2元一公斤,一桶也就賣100多元。”陳小兵說。
這些油流向何處?陳小兵稱是用作化工用油,具體流向哪不清楚。
豬頭肉流向:多被制成鹵菜
陳小兵稱,自己是在年初時花幾千元錢在合元養殖屠宰場內租用了一年該作坊的使用權,從這里每天流向市場的豬頭肉有近500公斤。“主要是銷往石橋鋪交易城,賣到鹵菜攤。”陳小兵說。
昨日下午,趕到現場的當地工商執法人員也對該加工半成品豬頭肉作坊進行了檢查,在發現作坊并不具備食品加工條件,且無相關證件后,工商執法人員勒令其立即停業整頓,并將對作坊老板進行相應處罰。
重慶晨報記者 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