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德明寫給溫總理的信

2003年10月24日,溫總理看望云陽縣龍泉村村民。溫總理和大家一一握手,剛干完農活的熊德明怕自己手臟,直往后躲。

熊德明在自己的養豬場中給豬喂食 通訊員 劉洋 攝
重慶商報11月20日報道6年前,熊德明因向總理說實話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本月14日,熊德明提筆給溫總理寫信報喜,她養的第一批200多頭生豬年前就要上市了。豬兒養肥了,請總理嘗嘗放心豬肉。16日,這封信已委托當地政府發往北京。
巨幅合影照 惦記總理
今年4月11日,熊德明的養豬場正在大興土木。她當時告訴記者,自己有一個心愿:等年前第一批生豬上市時,想送總理嘗嘗這些放心豬肉。
11月14日,記者再次來到熊德明的養豬場。剛到云陽人和鎮立新社區,人和鎮黨委書記吳將軍說,熊德明十分珍惜當年和總理握手的照片,她還放大了一張掛在養豬場。記者看到,這是一幅巨幅合影照,溫總理與熊德明親切握手,照片右上角寫著“總理關愛農民工”。
熊德明說,2003年10月24日,溫總理來到云陽人和鎮看望庫區移民,當時與她親切握手。如今,熊德明把這張與總理握手的照片視作寶貝。她說,每天都要看看,永遠銘記總理的關懷。
260字書信 飽含感恩
時近中午,陽光暖暖地照在熊德明的養豬場。熊德明搬出桌凳,拿出幾張皺巴巴的紙,坐在門前空壩上給總理寫信。
她說,如今豬養大了,自己有滿腹心里話要對總理說,希望總理有機會再來這里看看庫區移民的新變化,并嘗嘗她家的放心豬肉。
只有初中文化的熊德明寫字較為艱難,她邊寫邊思考,格外認真。第一次打草稿寫錯了幾個字,她還重新抄了一遍。1小時后,熊德明給總理的信寫好了,全文260個字,字里行間飽含對總理的感恩之情。
當即,熊德明將這封信委托人和鎮黨委書記吳將軍幫忙寄往北京。16日,該信已正式發出。
悉心呵護 養豬像養孩子
記者看到,熊德明的養豬場占地約7畝,依山而建。偌大的養豬場一共有三排棚房,最上邊兩排是專門給母豬產仔預留的“產房”,第三排棚房分上下兩層,窗子用棚布遮得嚴嚴實實。熊德明說,養豬就像養孩子一樣,得悉心照顧,天氣冷了,怕豬受凍,所以晚上都遮著,白天再拉開透風。
掀開棚布進去,只見一槽槽的生豬膘肥體壯,嗷嗷直叫,熊德明和27歲的兒子李洪波連忙端來飼料喂養。看到一間豬槽臟了,熊德明立即穿上工作服,拿起掃帚就跳進去。她說,豬圈要保持干凈,不然豬容易生病。記者數了數,上下兩層豬圈一共養了278頭豬,最大的約有70公斤,最小的也有50多公斤。
專門負責養豬技術的李洪波稱,這批豬種都來自涪陵,是今年8月才買來的良種豬,短短3個月,10多公斤的小豬已長大。每天,這些豬要消耗飼料500公斤。
熊德明算了一筆賬,基建、飼料、豬種等投入已有100多萬元,當地政府、婦聯和飼料公司都給予了支持。按目前的市場價,到年底,第一批生豬就可以上市了。
對此,云陽縣縣長滕英明給予高度評價,他希望熊德明腳踏實地干一番事業,勤勞致富后,帶動當地更多村民共同致富。人和鎮黨委書記吳將軍稱,去年,熊德明還被該鎮評為“勤勞致富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