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等10部門在北京發布的一份文件顯示,中國政府決定用3年左右時間,建立比較完善的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
此舉意味著,自去年中國爆發“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業界討論多時的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這份文件叫做《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由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監察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藥監局等10部門聯合發布。
根據《意見》,政府將發揮懲戒約束作用,警示和懲治失信企業,與此同時,也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支持誠信企業。但《意見》未對此設立相關細則。
昨日工信部部長李毅中發布《意見》時說,當前,擴大內需是鞏固全國經濟回暖的根本途徑,而食品工業則在擴大內需中占據重要分量。去年爆發的“三鹿事件”,“教訓非常深刻”,相關養殖業、乳業至今還未完全恢復,企業忽視誠信建設代價嚴重。
昨日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王東峰也表示,該局將嚴把食品工業企業準入關,對企業進行信用分類監管,確保中國食品工業誠信建設順利推進。
根據安排,《意見》將率先在黑龍江省乳制品行業與河南省肉類加工行業啟動企業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