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以營銷手段多樣化出名的美廉美超市滑倒在違規促銷上。北京市商務委昨日宣布,叫停北京美廉美超市近來推出的“百大品類齊秒殺”、米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限時打折活動,并對其展開調查。在京城多家超市同行看來,美廉美越過促銷“雷區”而被叫停,并未出乎他們的預料,“美廉美總是在促銷力度上領先一大截”。
市商務委調查美廉美“秒殺”促銷
昨日,記者在和平里美廉美門店看到,超市門口貼著的手寫優惠信息引來大批消費者駐足。記者在美廉美促銷海報上看到,其推出的“百大品類齊秒殺”活動中,有不少是米面糧油等百姓生活必需品,如全場蔬菜、主食5折等,并對這些生活必需品促銷限定了具體時段和門店,平均每家門店只有1天時間實施秒殺促銷。
限時促銷曾是超市慣用的聚客拉銷量的方式,自從2007年11月重慶家樂福限時搶購引發的惡性踩踏事件后,主管部門就對限時促銷活動加強了監管力度。2008年,北京市商務委頒布《北京市商業零售經營單位促銷活動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令禁止糧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的限時促銷,并且要求商業零售企業對重點監管的生活必需品的促銷時間不得少于連續3個營業日,不得限制消費者購物的數量和時段。
對于此次美廉美的促銷,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企業的秒殺促銷海報內容,美廉美超市涉嫌限時限購促銷,但案件正在調查處理中。如果確屬違規,將會依照規定進行處罰。按規定,重點監管的生活必需品促銷時間少于連續3個營業日或者限制數量、時段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獨觸雷區曝管理漏洞
其實,自2007年底京客隆酒仙橋店和王府井洋華堂超市因生活必需品限時限量促銷被叫停后,北京超市鮮有涉及生活必需品的違規促銷。而此次美廉美觸碰雷區,與美廉美一直以來頻繁推出多樣化的促銷舉措有關,同時也暴露出昔日超市巨頭目前面臨的管理疏漏。
2006年,北京本土超市龍頭物美集團宣布收購排名第四的美廉美后,雙方品牌和管理團隊并未合并;2009年9月,物美以7.99億元收購子公司美廉美兩位股東(朱幼農和曹建民)持有的25%股權,實現100%控股。并購完成后,美廉美“創業七君子”中的多數人在套現后退出美廉美。
然而,在物美集團發展戰略中,美廉美一直處于邊緣地帶,企業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都今不如昔。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美廉美屢屢祭出價格戰,加大促銷力度,一些商品價格明顯低于市場進貨價格。但這種殺價促銷既激化了零供雙方的矛盾,也不被超市同行認可。去年初,美廉美與沃爾瑪的超低價促銷帶動了整個行業的價格混戰,而美廉美的這種促銷也把供應商逼出“躲避促銷”事件。
微利行業不會出現超低價
據記者多次觀察發現,在美廉美以往的促銷活動中實則暗含很多貓膩。如衛生紙買一贈一,其贈品要比正品規格小很多,洗衣液贈品濃度也遠低于正品,而一些奶制品買贈活動的贈品常接近于保質期。
北京某超市高管透露,超市在促銷海報上往往會格外推出一部分低于市場價的商品,吸引消費者進店。而消費者進店后不可能只購買特價商品,超市則通過抬高其他商品的價格填補甚至超過特價商品的利潤損失。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美廉美限時促銷、打折的海報非常誘人,但在超市購物后卻發現,價格跟其他超市差不多。
業內人士分析,不同于百貨業的高利潤,超市屬于微利行業,企業不可能頻頻推出真正一元、半價的商品,過度的低價促銷不利于超市行業的健康發展。而如果為了吸引眼球,推出華而不實的貓膩促銷,只會損害自身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