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國品牌為主導,依云、斯柏克林、巴黎水三大外資品牌就占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10元左右的代表性單價,由于超出絕大部分國人的消費能力,使進口瓶裝水的形象一直“高高在上”,銷售額始終無法突破。
媒體報道的數字顯示,近兩年中國高端水市場每年都以80%的速度擴容,未來5年內,市場容量將不下于100億元。水開始往高處走了,尤其是礦泉水。業內人士指出,高端飲用水消費人群已經形成,市場發展到了一個臨界點,大爆發時代即將開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用水的要求越來越高,健康、高品質成為主要的追求,高端飲用水的市場消費群體也在不斷擴大。
以外國品牌為主導,依云、斯柏克林、巴黎水三大外資品牌就占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10元左右的代表性單價,由于超出絕大部分國人的消費能力,使進口瓶裝水的形象一直“高高在上”,銷售額始終無法突破。
媒體報道的數字顯示,近兩年中國高端水市場每年都以80%的速度擴容,未來5年內,市場
容量將不下于100億元。水開始往高處走了,尤其是礦泉水。業內人士指出,高端飲用水消費人群已經形成,市場發展到了一個臨界點,大爆發時代即將開始。
高端水迎來一個時代
“一瓶500毫升的依云,相當于5個百事可樂易拉罐的價格了。”在產自阿爾卑斯山的法國著名礦泉水“依云”獨霸中國高端礦泉水市場多年后,近一時期以來,眾多國產企業紛紛加入戰局,意與外資品牌一戰高下。
去年7月,西藏冰川礦泉水5100除了在上海市3500家超市鋪貨,更是“登上”動車組,成為出貨量最大的終端系統。
國際巨頭也同樣“虎視眈眈”。德國高端礦泉水第一品牌洛斯巴赫(Rosbacher)在去年6月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無獨有偶,華森健康國際集團也將1.3億元投資到位于貴州的黃果樹水廠,擴張成年產80萬噸的高端飲用水水廠。
深圳景田的百歲山礦泉水、九千年達古冰川泉水、被稱作國內高端礦泉水“沒落貴族”的嶗山礦泉水,以及擁有重要水源地的“長白山礦泉水黃金帶”,據稱都將有所行動,在高端礦泉水市場爭得一席之地。
而在去年就高調宣布投資5000萬美元在青海建高端礦泉水廠的“涼茶之王”加多寶集團,于不久前結束了在溫州和深圳等地的試銷,正式走向市場。與“王老吉”同出一門的昆侖山礦泉水定位高端市場,售價近5元,在全國30多個省市全面上市。這一礦泉水產自海拔6000多米的玉珠峰冰川底部冰雪融水,公司希望能和達能的依云、雀巢的巴黎水等競爭,后兩者每瓶的價格超過10元。
高端水不是奢侈品
加多寶集團總經理陽愛星表示看好中高端飲用水市場前景,“水始終是日常消費的產品,我們認為它不應該成為奢侈品。”
從1992年開始從事飲用水科學研究、對水行業發展有深入的洞察的中國醫促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復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水是人們生存之本,如今中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對健康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同時對飲用水的要求自然也會提高。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進口高價水并不等同于高標準水。
高端水市場有如此利好的數據作為支撐,而長期鏖戰于中低端飲用水的廠家卻正在遭遇“微利”。“現在,一瓶純凈水的利潤也就一分錢。”某品牌飲用水銷售負責人表示,各個企業長期的“價格戰”和“廣告戰”,已經把中低端飲用水廠家和對手都“逼”得沒剩多少利潤。所以只要條件允許,往高端發展將成為一種趨勢。其實,所謂高端礦泉水在生產工藝上并沒有復雜多少,其關鍵在于水源的天然優質性,經過簡要的加工后便可直接將水灌瓶。
原先預計在6月全面上市的昆侖山提前至4月,中投顧問食品行業首席研究員陳晨表示,首先就是水源,高端水必須依賴良好的天然水源地。雖然我國擁有五大連池、長白山和西藏冰川水等4000多處經鑒定合格的優質水源,但大部分都處于半開發狀態。對于已有的幾處水源,許多企業都已經駐扎了。所以隨著競爭的白熱化,日后高端水企業爭奪水源的成本必然會水漲船高。其次是運輸成本,國內優質的礦泉水源多半集中在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但是礦泉水、尤其是高端礦泉水的消費主區卻是以華南和華東為主。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消費者對飲用水的質量越來越重視,高端水市場前景還是較為樂觀。但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則提醒稱,加多寶的二元戰略旨在拉長產品線,進行橫向多元化,但要避免對母業的傷害,轉移市場對王老吉的注意力,還有品牌和市場的推廣,顯然不能與瓶裝水的銷售模式相同。
高端水如何讓你明白
據了解,目前高端水主要通過營造概念進行宣傳推廣。營銷策劃專家分析,目前高端水主要通過兩個層面進行營銷,一是宣揚優質水源地,另一個則是通過文化概念來包裝。
以新上市的昆侖山礦泉水為例,“水源位于國家地質公園內,地處青藏高原的昆侖山主峰玉珠峰北麓,西大灘斷陷谷地的山前地帶。”而九千年達古冰川泉水等也與昆侖山同樣,主打雪山水、冰川水的概念,寧波沁園的格萊雪甚至在上月將七款高端水一齊亮相。
記者了解到,去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實施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和《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要求礦泉水注明水源地。此后,水企對水源的追求更加熱衷。
事實上,水源地概念和文化牌正是高端水、高價水主打的宣傳重點。由于高端水尚缺乏行業規范,“最直接的就是通過價格判斷。”行業內一位人士指出,高端水會出現“名不副實”的情況,很有可能出現弊端。很多消費者根本分不清楚蒸餾水、山泉水、礦物質水和天然水之間到底有什么區別,市場的主導產品一直處于幾年一換的循環之中。在飲用水行業,概念和品類成了企業競爭的武器。但是什么樣的水才是真正的好水,才有益于消費者,這個問題值得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