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面上,每斤2元以下的菜近乎絕跡了!昨日,記者巡城發現,近期雨不停地下,導致蔬菜產量降低1~2成,菜價則“一片漲聲”。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正是蔬菜供應青黃不接的時刻,廣州市場上蔬菜產量少了1~2成,預計5月底廣州蔬菜供應才會恢復正常。
一把通菜賣5元
“一把通菜竟賣到5元。”白領陳旋告訴記者,很久沒在家做飯了,昨天有空到樓下的菜市場買菜,一看價格,差點被嚇一跳:“向來以為一把葉菜最多兩三元,沒想到最近漲得這么厲害。”
而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肉菜市場也發現,近期菜價普遍上漲,相比上個星期,平均漲幅達到30%。在東川新街市,記者看到,通菜4元/斤,芥藍5元/斤,莧菜4元/斤,菜心2.5~3元/斤,油麥菜3元/斤,生菜2.5元/斤;只有在百佳超市,今日的生菜特價1.28元/斤。
雖然當下正是本地瓜豆類的上市季節,但是今年的瓜豆類也并不便宜。記者看到,白瓜3.5元/斤、絲瓜4元/斤、節瓜3.5元/斤、茄瓜3.5元/斤、白豆角4.5元/斤、土豆3.5元/斤、苦瓜4元/斤、西蘭花5元/斤、番茄5元/斤、蓮藕4.5元/斤……
“本地瓜豆類都要3.5元/斤以上。”檔主告訴記者,往年這個時候,本地瓜豆類大量上市,價格也很便宜,都在3元/斤以下。而今年,一方面受西南大旱影響,云南瓜豆類上市量銳減,另一方面,本地瓜豆類也因為近期氣溫較低及連日降水,收成也受到影響,因此顯得更加“矜貴”。
價格升質量降
不過,記者看到,菜價是貴了,但是質量卻下降了。蔬菜檔主告訴記者:“受低溫和持續降雨影響,蔬菜都長得不好,葉子又爛黃葉又多,加上價格又貴,很難賣。”
東川新街市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今年雨天連著旱天接踵而至,影響了蔬菜的收成,不過目前蔬菜的上市量充足。同時,該人士也坦承,蔬菜銷售量比前段時間下降了兩至三成,特別是瓜豆類產品。
原因:多雨致蔬菜產量降1~2成
來自江西的繆回春在廣州海珠區承包了一塊地種蔬菜,記者走進田間,發現葉菜類蔬菜頗多,上海青、生菜、油麥菜、小白菜等應有盡有。
不過由于受廣州近期多雨的影響,上海青的長相并不好看,不少生菜還有黃葉。繆回春說,黃葉是由于缺少陽光導致的,而海珠區的蔬菜基地由于多雨,產量減少了1~2成。幸好農戶擁有抽水機,不會造成菜地被水淹。
說起價格,繆回春連說“可以、可以”,像上海青、生菜、油麥菜、小白菜等田間的采購價一律是1.5~1.8元/斤,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趁著蔬菜價格高企,繆回春同江西同鄉在三水又租種了一片新的菜地,相比于廣州,三水的租金更加便宜,因此利潤空間更加大。
預測:菜籃子波動可能較大
去年冬天以來,廣東乃至全國都頻受冷空氣“洗禮”。廣州錄得有氣象記錄以來的4月中旬最低氣溫10.4℃。到4月22日為止,廣州4月份雨量超過了220毫米,比常年180毫米明顯偏多。
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教授級高工吳迪生表示,“以我個人的看法,2010年天氣氣候特點將是全國平均氣溫明顯偏低,平均降水量明顯偏多,長江及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異常偏多。長江及淮河流域,可能會發生流域性暴雨洪澇災害。”
江南果菜批發市場主管林業桃告訴記者,每次出現多雨的情況,廣州蔬菜供應都可能出現短暫性的供應緊張,一般會在3~4天后恢復正常。商家說,若今年多雨,菜價間接性上漲的情況會經常發生。
對策:瞄準超市特價菜
市民吳君告訴記者,青菜是每餐必備的。“我和女兒是可以沒有肉但一定要有青菜的,所以再貴也要買。不過買葉菜也不會買太多,比如以前隨便抓一把就放到秤上,現在會挑些好一點的,摘菜也更加珍惜了。”
陳姨則告訴記者,最近經常約幾個牌友,到芳村的農貿市場買菜,“便宜很多,市區賣3元/斤的,那邊只賣2~2.5元。”
有些精明的市民則瞄準特價時段。據了解,很多超市近期的特價菜很好賣,這幾天晚上九點多超市的特價菜都已被哄搶一空。
而有些市民則選擇有機菜,因質量好,基本不用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