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麥當勞的每樣產品都有嚴格精準的保存時間,以保證食物的最佳口感,薯條 7分鐘、漢堡10分鐘、咖啡和奶茶30分鐘、派90分鐘……消費者買到的食物真的都是在這些承諾時限內的嗎?據記者一個月的觀察,事實并非如此 ,在麥當勞打工的時間里,記者從未看到一根薯條因超時而被丟棄。麥當勞內的waste桶,跟其他垃圾桶不同 ,專門用來丟棄因過期、污染不能出售的產品。但記者發現 ,被扔進waste桶的通常會是做多了而賣相比較容易走樣的冰淇淋類產品,或是裝杯后冷掉的熱飲,除此之外并沒看到其他產品被丟棄 。
沒見“過期”薯條被丟棄
麥當勞一直承諾為消費者提供最新鮮的產品 ,而薯條出鍋7分鐘后就會被丟棄,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標簽。
記者在接受薯條位培訓時,就得到一份工作站訓練指引,上面明確寫明制作薯條的每一個步驟,及“薯條的保存時間是7分鐘,超過保存時間的薯條必須被丟棄。”
不僅如此,麥當勞的電子炸鍋也會對炸薯條的每個過程進行提醒,以便于員工操作。薯條入鍋半分鐘后炸爐會鳴叫提示搖籃,三分鐘后提示出爐,而自薯條出爐那一刻起,炸爐又會轉為7分鐘倒計時狀態,而7分鐘過后會再次發出滴滴的警報信號,這就是提示薯條位的工作人員時間已到,保溫箱內沒賣完的薯條應該馬上被丟棄掉了 。雖然有了這樣的設計,但并不代表就是嚴格執行,在麥當勞打工的一個月里記者從未看到一根薯條因超過保存時間7分鐘被丟棄。
薯條存放常超過半小時
餐廳的食物生產采取少置多次原則,會根據客人多少來準備存量。每個崗位前都會有一個明細表,營業額比率不同的時段分別用紅、黃、藍、綠四種不同顏色來表示,餐廳經理會根據客流量的多少來改變產區提示牌的顏色,然后各個崗位上的員工就會根據色牌和存貨明細表上的規定數量準備產品。例如在人流量最多換成藍色標牌時,薯條位的員工就需要維持貨架上有3包大薯條、6包中薯條和3包小薯條,供配餐員取用,哪一種缺了就會被馬上補齊。所以即使有新鮮的薯條出鍋,也不代表貨架上的薯條都是最新鮮的,因為如果一直沒有人買大薯條的話,它們就一直不會被更新。而下午時段薯條位則不需要專人,通常是炸好一籃薯條倒進保溫箱,直到快賣完再炸下一籃。而據記者觀察,一籃薯條在保溫箱中存放的時間經常會超過半小時,而這時也不會有任何人負責將這些薯條丟棄,聽到七分鐘倒計時器的鳴叫,也只是按下炸爐上的按鍵繼續其他的工作。
奶茶超過保存期照樣賣
“煮制一壺咖啡或奶茶的時間為三分鐘,每次煮前都要看一下時間再往后推算30分鐘,然后掛上時間牌,這就是它可以出售的最后時間。”在學習使用咖啡機時,訓練員告訴記者咖啡和奶茶的保質期為30分鐘,按照規定煮好的咖啡和奶茶在保溫盤上放置30分鐘后還是沒有賣光就應倒掉。但在隨后的實際操作中記者發現由于咖啡是餐廳的熱飲主打,一壺咖啡通常會在30分鐘內賣光,但奶茶的銷量則沒有那么好,30分鐘一壺奶茶可能還剩下一大半。“C線注意時間牌!”值班經理常會對負責制作飲料的工作人員作出這樣的提醒,這是在提醒將剩下的奶茶倒掉嗎?答案是不,這只是在提醒工作人員應該把時間牌換掉了。那又是按照什么標準來換呢?通常是保質期到期時間再后推半小時。記者在服務區工作時曾多次看到同事、或被值班經理提示為奶茶壺還上“新鮮”的時間牌,而不是將奶茶倒掉再煮一壺。
有些該丟的確實丟了
在打工期間,雖然記者發現所在的餐廳有很多按照規定需要丟掉的東西沒有丟掉,但的確也有許多應該丟掉的東西按照規定被丟掉了。
7月1日中午,記者在為新地機的圓筒架換補圓筒皮后,在將架子安裝回機器時一不小心將四五十個圓筒皮撒了一地,原本以為會遭到經理的責備,但她只是招呼了幾個伙伴一起將地面收拾干凈,并囑咐大家要把所有掉到地上的筒皮丟進垃圾桶。她告訴記者,任何提供給顧客食用的東西,只要掉到地上或者有所污染就必須馬上扔掉。
“我們分店是不負擔任何消耗成本的 ,這樣才會避免員工為了怕擔經濟責任,把不干凈的東西繼續拿給顧客使用嘛。”一位伙伴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品質,在耗材上麥當勞從不計較成本。而記者也一直感覺,餐廳的倉庫總是敞開供應的 ,什么東西用完了就向經理要鑰匙取出來用即可,不需要任何提取記錄。 文/圖 本報記者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