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曝光河南云南黑“消毒”餐具 北京將定期進行檢查 衛生部發言人上午作出回應
衛生部:消毒餐具有望出新規范
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中曝光,國內部分餐具消毒企業存在生產條件不合格、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
本報記者從北京市衛生監督部門獲悉,本市即將定期對餐飲單位消毒餐具、一次性餐具的衛生情況進行檢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上午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有必要,將組織出臺更詳盡的餐具消毒管理規范。
央視曝光
臟抹布擦出“消毒餐具”
該欄目曝光,近日,河南省武陟縣的古先生在縣城一家餐館準備用餐時,發現沒開封的餐具表面竟有殘留的紅椒末,讓他大倒胃口,隨后古先生便就此事進行投訴。
央視記者在河南、云南調查發現,多數餐具消毒企業的生產場所均建于農村院落等地,車間總面積亦不足百平米,嚴重違反衛生部今年5月11日頒布實施的《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范》規定:餐具集中消毒單位不得建于居民樓內,包括清洗、消毒、包裝在內的生產場所總面積不得小于200平米。
調查中發現,在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蠅亂飛,為節省成本,洗餐具的臟水循環使用至少達5次之多,用來擦干餐具的抹布,亦是一天一手洗,沒有用專門的消毒設備消毒就封口,所謂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凈。
北京落點
本市將定期檢查消毒餐具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衛生監督部門獲悉,各級衛監部門會定期對區內餐飲單位消毒餐具、一次性餐具的衛生情況進行檢查。
日前,本市還對餐飲服務單位消毒餐具、一次性筷子和塑料一次性餐具進貨查驗記錄及索證索票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多個區還安排了對一次性筷子和塑料一次性餐具進行抽樣檢測。
衛監部門表示,餐飲服務單位采購使用的消毒餐具、一次性筷子、塑料一次性餐具存在影響食品安全問題的,將監督餐飲服務單位立即停止使用。發現有違反《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的,依法嚴肅處理。
比如,在豐臺區不久前開展的專項檢查中,發現多數單位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和塑料一次性餐具進貨均來自正規渠道,但也發現個別單位存在采購進貨未索證索票、無進貨查驗記錄等問題,監督員當場給予警告、責令立即整改。 文/記者李潔
衛生部回應
如有必要將出臺新規范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上午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有必要,將組織出臺更詳盡的餐具消毒管理規范。
毛群安指出,餐具消毒涉及飲食衛生,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衛生部門也一直在加強這方面的監督。
如果監管措施不夠有效,將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再出臺更詳盡的監督管理規范。
文/記者 曾佑忠
新聞數字
手工清洗餐具殺菌合格率僅兩成
據了解,目前我國有100多個城市在推廣消毒餐具。據全國消毒行業協會統計,截止到去年7月底,全國共成立專業餐具消毒公司1126家。
然而,與消毒餐具快速普及的現狀不匹配的是,我國對消毒餐具行業的監管還存在漏洞。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手工清洗消毒餐具殺菌合格率只有20.5%;用化學洗滌劑清洗消毒餐具殺菌合格率也只有72.8%,同時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還會造成危害;而集中式物理清洗餐具消毒殺菌合格率高達98.5%以上。
整理/記者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