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記者與武漢市工商、質監部門聯合跟蹤調查,發現該市酒樓鮮榨果汁行業令人瞠目的“潛規則”——大部分鮮榨果汁實為兌入了十余種添加劑而炮制的“雜交產品”。(1月4日楚天都市報)
筆者2個月前曾出差武漢,和新朋好友多次在飯店消費過鮮榨果汁(木瓜汁、玉米汁等),因為其價格都在50元/扎左右,所以一直都以為它們肯定是現榨的純天然果汁。 看了這個報道,實在令人氣憤,搞半天鮮榨果汁里面不僅摻水,更可恨地是還勾兌了十余種色素(檸檬黃、日落黃、誘惑紅)、糖精、酸度調節劑、安賽蜜、香精、苯甲酸鈉、等添加劑,水果味道都是人工合成的。無良商家的鮮榨果汁“潛規則”了多少消費者?
這種雜交的鮮榨果汁是否有毒,和標準差距多遠?誰能盡快告訴我們。
眾所周知,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和三聚氰胺雞蛋等問題食品震驚全國,政府曾三令五申加強食品安全。可這些喪了良心的酒樓、飯店竟致國家法規之不顧,仍然在食品中摻假使壞,蒙騙消費者。這不僅證明了馬克思的名言:當資本的利潤能達到100%,它就無所不為,敢于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而且也表明了我們的食品安全監管任重而道遠,不能有絲毫的松懈。新春佳節日益臨近,酒店餐飲消費也漸漸迎來高峰。武漢市工商、質監部門聯合跟蹤調查具有普遍意義和警示作用。武漢還有多少家酒樓、飯店的鮮榨果汁在“潛規則”消費者?全國其他城市又有多少家酒樓、飯店的鮮榨果汁在“潛規則”消費者?消費者不是萬能鑒別專家,希望由納稅人供養的政府職能人員好好管一管,讓我們過年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