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閱讀】
11月19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中國的首個辦公室在北京成立;11月20日,FDA廣州辦公室揭牌;11月21日,FDA上海辦公室揭牌。據悉,FDA中國辦公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幫助中國建設并完善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同時將美方人員派駐中國,檢查出口至美國的食品安全。
美國要求中國對其出口食品需經第三方認證,中美將互設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
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簡稱美國衛生部)部長萊維特表示,為了確保食品的安全性,今后中國所有出口到美國的食品,都需要經過獨立第三方食品安全認證。萊維特說,最近兩年,美國國內爆發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美國政府就已經著手重新評估食品安全監管戰略。美國政府認為,全球市場的飛速發展,改變了進口產品安全監管的性質,過去強調邊境檢查的方式已經不合時宜。與貿易伙伴合作,在產品供應的每個環節保證質量,就成了監管的新原則。因此,美國成立了由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農業部、疾控中心等多個政府部門組成的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該機構主要依托FDA,加強對所有進口食品的安全檢查。在食品安全領域,就是推行FDA使命的全球化。美國正在建設一個FDA全球網絡,從源頭上對出口美國的食品進行安全檢查,檢查的范圍包括從農場到餐桌的所有環節。
萊維特還表示,FDA不可能對所有的食品進行安全檢查,因此要依靠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這些機構可以是私人商業機構,也可以是政府下屬機構,但都必須通過美國FDA認證和審批。據悉,目前這些獨立第三方機構的具體名單還未對外公布。
【追蹤采訪】
事實上,早在2007年12月,為加強中美兩國在食品及飼料安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中美雙方就已經簽署了《中美關于食品和飼料安全協議》。與此同時,美國又先后推出了《食品生產監管項目標準》、《食品保護計劃》、《進口安全行動計劃》等多個食品安全監管計劃,并希望通過在中國試點,不斷完善并最終形成加強進口食品安全監控的新法規。
中國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中美兩國將在對方國家對等設置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加強雙方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方面的溝通與合作。該負責人說,目前,中方在美國設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的事宜正在準備之中,美方在中國設立的3個監管機構即將進入工作狀態。
在中國設立FDA辦公室后,美國12月份還將在印度設立兩個辦公室,隨后還將在拉丁美洲設立兩個辦公室,接著將在更多國家布點,由此展開其全球化產品質量監控之路。
據美國衛生部提供的信息,2007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約3215億美元的產品,出口約652億美元的產品到中國;2008年1月至8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產品約2173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約122億美元。在中國2007年出口到美國的食品中,出口額最高的是魚和甲殼類動物,共20.13億美元;其次是水果及其制品,達8.16億美元;再次是蔬菜及其制品,為4.44億美元。
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除大部分肉和家禽外,美國《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及相關法律中規定的其他食品,均需在進口時接受FDA的檢查。由于FDA人員少,不可能對所有進口食品進行逐批檢驗,因而采取直接放行、抽查和“自動扣留”3種措施。絕大部分食品采取直接放行的方式,不過產品進入市場后,FDA還會對其進行抽查和監管,保證送到消費者手中的都是安全的食品;3%至5%的食品采取口岸抽查的方式;對存在潛在問題的食品進行逐批檢驗,即“自動扣留”的方式。
據了解,凡被施以“自動扣留”措施的產品運抵美國后,必須經美國當地實驗室檢驗合格,并經FDA駐當地的分支機構審核認可后,海關才準予放行,所需費用完全由進口商承擔。被FDA宣布采取“自動扣留”的國家,其生產企業需要連續5批輸美產品經美國當地實驗室檢驗合格,并經FDA審核同意放行后,方可將該廠商列入解除“自動扣留”名單中。如果經過對該國(地區)的整體評估,質量問題出現率低于10%時,由該國(地區)的有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FDA對改進情況進行評估認可后,可對該國解除自動扣留。
【記者點評】
一個美國本土的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就這樣漂洋過海,悄悄開始了在全世界“擴張”的步伐。而中國成了其海外的第一個落腳地。
在眾多籌劃的海外機構中,FDA選擇中國作為第一站,從“望遠鏡”到“顯微鏡”,難免讓人心生感慨: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各國政府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何有效地管理食品安全,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暢通信息交流,是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之一。從更積極的意義上考慮,作為對食品安全問題重視最早、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立最完善的國家之一,美國在食品安全管理領域也的確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中美雙方都本著真誠和開放的態度,不斷加強彼此間的交流,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最大限度地實現經驗共享,兩國以食品安全管理(包括危險性評價與監督管理)、監測(包括食品污染與食源性疾病)與實驗室建設等為框架的食品安全體系將會不斷完善,兩國間既定的美好愿望就一定能實現。
新聞鏈接
美國憲法規定,國家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由政府的執法、立法和司法3個部門負責。為了保證供給食品的安全,國會頒布立法部門制定的法規,委托執法部門強行執法或修訂法規來貫徹實施法規,司法部門對強制執法行動、監管工作或一些政策法規產生的爭端給出公正的裁決。
在美國,負有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主要有衛生與人類服務部(DHHS)、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農業部(US?鄄DA)、食品安全與監測服務部(FSIS)、動植物健康監測服務部(APHIS)、環境保護機構(EPA),以及地方和州政府食品安全機構等,另外海關部門定期檢查、留樣監測進口食品。
美國農業部(USDA)的食品安全與監測服務部(FSIS)負責確保肉、禽和蛋制品安全、衛生和正確標識;動植物健康監測服務部(APHIS)負責防止植物和動物的有害生物和疾病;衛生部(DHHS)的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負責保護消費者免受摻雜、不安全和虛假標貼的食品危害,管轄的食品范圍是除FSIS管轄范圍之外的所有食品;EPA負責包括保護消費者免受農藥帶來的危害,改善有害生物管理的安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