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上海9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距離中秋節還有一周,月餅銷售進入小高峰,一些提貨點或食品店門前,炒賣月餅票的“黃牛”也開始了最后沖刺。據了解,只要不曠工,黃牛一周收入可達萬元。具體情況,我們連線中央臺駐上海記者楊靜:
主持人:請你介紹一下中秋臨近,上海“月餅黃牛”生意狀況如何?怎么做到一周撈萬元的呢?
記者:隨著中秋的臨近,黃牛們早已占據了上海市內人流量大的超市和月餅店門口,在一些大的超市前,記者就看到樹著20多塊寫著“收票”的木牌,進出的市民平均會遇到一到兩個“黃牛”追問“有沒有票”或者“要不要票”。
據一個黃牛介紹,大多數月餅票的領取截止日期就這幾天,各個月餅領取點的人增多,這樣一來,收票、販票就特別容易。像杏花樓、各種冰激凌月餅票,黃牛一般按原價的4至5折收進,一轉手就能按7至8折出售。
一位周姓黃牛說,中秋節前最后一周,自己一天至少能收、賣150張月餅票,只要不曠工,一天1000塊沒問題,一周下來,賺1萬只是行內平均水準。記者現場觀察,僅一個小時,“黃牛”老周手中的月餅票就賣出20多張,平均一張賺50元算,一周上萬收入相當正常。
主持人:那么收到的月餅票會不會出現賣不出去的狀況呢?賣不出去產的那些又到哪里去了呢?
記者:市民過節要送禮,需求是很大的,黃牛市場興旺也是理所當然。但據介紹,今年的月餅票行情普遍高開低走,一些名牌月餅收購價也下降不少,收來的月餅票也很難賣出。于是出現了“月餅黃牛”集團化的現象。
也就是說很多黃牛是受雇于人的,自己只負責利用收賣差價賺點小錢,如果收購的月餅票賣不出去,會以4折的價錢被“幕后老板”回購。據周姓黃牛所知,這些“幕后老板”有月餅票回購渠道,一大批月餅票最終會流回餅店,由于數量很大,利潤也很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