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吳凱李治國報道: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以來,上海快速反應,及時有效地推出各項舉措,確保了乳品市場安全和穩定。目前上海奶品生產、銷售秩序良好,消費者心態平穩。
記者了解到,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后,上海的百聯集團所屬聯華超市公司、農工商超市集團等企業立即啟動了三鹿嬰幼兒奶粉封存、下架程序,切實做好問題奶的處理工作。
上海市農委9月18日緊急部署四項工作:一是展開原料奶質量安全專項檢查,成立專項檢查工作小組,對上海所有奶牛場的原料奶進行三聚氰胺檢測,做到100%全覆蓋;二是加強飼料安全監管,近期對上海奶牛飼料生產企業和奶牛場自配料進行全面檢查;三是加強奶牛場管理,加快推進標準化生態奶牛場建設,加強奶牛場動物防疫工作,推行健康養殖模式,堅決打擊原料奶摻假制假行為,提高原料奶質量安全水平;四是加強原料奶收購環節的管理,進一步完善第三方質量監督檢驗制度,把三聚氰胺作為原料奶控制的一個強制性檢測內容,同時加強原料奶運輸環節的管理,消除質量隱患。
上海對乳制品生產企業的駐廠監管已經全面展開,質監部門共派出65名監管人員組成17個駐廠監管組到上海所有乳制品生產企業實施駐廠監管,對每批擬上市的乳制品進行三聚氰胺等安全指標檢測。光明乳業負責人表示,每批原料奶上生產線之前,都會取兩份樣品,一份由光明乳業自檢,另一份交給上海乳品質量監督檢測站進行檢測。據光明乳業質量總監錢莉介紹,每批進廠的原料奶都會經過20多個項目的檢測。
據了解,從9月23日開始,上海市農委牽頭,會同食藥監、衛生等多部門,在上海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奶站及原料奶質量安全監管專項整治行動,以徹底消除影響原料奶質量安全的各種可能因素。上海市農委正密切關注市場乳制品的銷售情況,加強與有關部門和企業的協調,要求加工企業切實履行原料奶購銷合同,切實維護奶農利益。
上海質檢院承擔了上海所有乳制品三聚氰胺專項檢測任務,由于鮮奶等乳制品每天清晨就要擺上貨架,研究院采取了24小時不停頓的工作方式,上海質檢院副院長巢強國表示,他們探索建立了新的檢驗標準,大大提高了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檢出靈敏度。
日前,記者在聯華超市以及好德、快客便利等商店采訪時發現,光明、蒙牛、伊利等各主要品牌乳制品供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