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劉曉辰報道: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后,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舉措堅決,工作重點集中于清理市場、監管企業和保護奶農合法權益。
9月12日以來,陜西省工商局先后下發了7個緊急通知,明確責任,以工商所為單位,進行拉網式排查,監督轄區經營者對問題奶制品立即停止銷售并下架退市。及時派出6個督查組,分赴各市區進行督查,確保清查效果。省工商局局長李仲為介紹,該局在集中清查大中城市批發、集貿市場和超市的基礎上,又分階段、有步驟地向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偏遠地區推進,逐店逐戶進行,確保不留死角,不放過一包問題奶粉、液態奶。
9月24日,陜西省政府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堅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穩定奶業生產,保護奶農利益。
涇陽縣是陜西省的奶畜大縣,有乳品加工企業13家。涇陽縣每天可生產600余噸鮮奶,其中400噸鮮奶被本縣的乳品企業消化,其余200噸被伊利、蒙牛等大型乳品企業收購。
涇陽縣委書記秋青山告訴記者,縣委、縣政府已召開聯席會議,要求千方百計將奶農因三鹿奶粉事件波及而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涇陽縣畜牧局局長袁中慧說,為了保障奶農的生產積極性,縣政府及時向加工企業的負責人承諾:凡多加工1噸奶粉,縣財政補貼500元。金橋乳業負責人劉秉武對記者說:“政府的舉措給了我們很大信心,企業立即決定生產不斷檔,24小時連軸轉,從9月18日起,日加工量從原來的40噸增加至100噸,且收購價不變。同時,縣政府還協調外埠在涇陽收奶企業恢復收奶。為了將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涇陽縣政府各相關部門還深入到各乳品企業、小區、奶站、養殖戶中,現場協調解決問題。
記者在西安市的一些超市看到,奶產品銷售逐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