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0月11日熱線消息 (記者 安曉奕)昨晚,市民王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反映,他發現自己買到的橘子里,竟然有長0.5厘米至1厘米長的白色蛆蟲。這是什么蟲子?是不是2008年四川廣元發現的柑橘大實蠅?人吃了會不會有危險?今天,就市民的種種疑問,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
發現蛆橘的王先生說,9日20時許,他在太原市南屯村附近的一個水果攤上買了十幾個橘子,回家后邊看電視邊和妻子剝著吃,當時沒發現什么。第二天,秦女士把剩下的幾個橘子剝給孩子吃,因為孩子年齡小,為了方便消化,她把橘瓣外面半透明狀的皮剝掉了。讓她沒想到的是,一剝皮,橘瓣里有一條長近1厘米的蛆蟲直立起來。隨后,王先生又剝開兩瓣橘子,發現里面都有蟲子。
王先生說,他之前經常在那家水果攤買水果,而且水果質量一直比較有保障,“攤主進橘子也看不到里面的情況,我們也不怨他。不過,這種長蟲的橘子是不是和2008年四川長蟲子的橘子一樣呢?這橘子還敢不敢吃呢?”
今天,記者就此咨詢了省農業廳植保總站。工作人員說,市民所說的這種蟲子應該是柑橘大實蠅,我省沒有橘子產區,應該是來自外省(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但這種蟲子不屬于全國檢疫對象,屬于市場補充檢疫對象,2008年四川廣元柑橘出現大實蠅病蟲害災情后,大家就都比較害怕這種蟲子。其實,柑橘大實蠅就是橘子的一種正常病蟲害,當橘子樹沾染這種蟲害后,會導致減產毀壞,直接影響果子品質。
那么,柑橘大實蠅吃了對人體有沒有害處呢?工作人員介紹,柑橘大實蠅是一種生物,跟蘋果、棗等水果里長的蟲子差不多,不會造成人畜共患,不是疫情,人少量誤食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不過,如果市民再發現蛆橘的情況,可以向省農業廳檢疫部門反映。
工作人員提醒,柑橘大實蠅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很容易被誤食。只有一瓣瓣撕開橘肉,才能發現米粒長短的白色蛆蟲,所以市民食橘時要細心,盡量避免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