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重慶考察工作。4月23日,溫家寶在江北區光大奶牛科技園養殖基地考察,他在那里留言:“我有一個夢,讓每個中國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
溫總理把“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說成是“夢”,決不只是因為這個基地叫做“奶牛夢工廠”,其含義至少有兩點:其一是“讓孩子每天喝上一斤奶”在目前還難以做到,還是一個美麗的“夢想”;其二是有夢就有希望、有目標,進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總之,我們可以將其看作是總理在用一種委婉的方式發出一個信號:要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尤其是要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并要通過不懈努力把夢想變成現實,即總理所說的“讓我夢想成真”。
毫無疑問,我們的一切改革、發展與創新都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還有一些地方領導片面強調發展,有的甚至為了提高GDP而不惜損害群眾利益,影響群眾生活。有的地方GDP上去了,高樓大廈越來越高了,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沒有相應提高。把GDP作為衡量標準和追求目標,說白了,不過是在為自我制造政績。這不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民以食為天,人民是否舒心滿意往往取決于“食”的如何,因此,對“食”的關注應該成為官員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工作著力點,從而把老百姓的“菜籃子工程”放到極其重要的位置。老百姓除了要溫飽,還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舒心,更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的吃喝放到極其重要的地位。孩子是民族的未來,如果小時候營養跟不上,必然對將來有影響,從這個角度說,總理把重點放到孩子首先能喝上奶,體現了對孩子和對未來的期待,這是遠見之舉。我們的地方官員也應該努力去改善孩子的生活,即便目前還不能做到喝上一斤奶,也當在營養食品的提供上有所作為。可媒體頻頻曝光的一些地方在孩子伙食上大打折扣的行為,讓人心痛。
讓“每天喝上一斤奶”夢想成真,決不是單靠抓GDP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單靠少數人暴富就能做到的,除了要靠全體人民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共同努力之外,還要靠更科學、完善的機制去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